外科系统物理治疗骨折的愈合过程与康复程序.ppt

外科系统物理治疗骨折的愈合过程与康复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折的愈合过程与康复程序 骨折的愈合过程 炎症期----早期:术后3周内 软骨痂期(肉芽修复期)-----中期:术后3-6周内。骨折端初步粘连, 硬骨痂期-----后期:术后6-12周始至骨折的牢固愈合。骨膜内骨化、软骨内骨化。 成熟骨板期:12周以后。原始骨痂改造成成熟的板状骨 塑型期:持续数月至数年。 骨折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休克 呼吸衰竭 肾功能衰竭 脂肪栓塞 DIC 局部并发症 早期:出血;神经、内脏、肌肉肌腱损伤;筋膜室综合症;感染 晚期:肌肉萎缩、关节粘连、骨质疏松、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 骨科康复评定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治疗过程,尤其是手术过程,是否行内固定,是否牢固。 患者目前情况 骨关节损伤术后的康复----早期 止痛: 减轻患肢肿胀:加压包扎;被动(抬高患肢;理疗;下肢静脉泵)主动(等长肌力收缩) 减缓肌肉萎缩:静态肌力训练 促骨折愈合:超短波(深部无金属)或低频磁场(浅) 冰敷 关节活动: 相邻关节:全范围的运动; 损伤关节的活动度训练:需在拔除引流管后进行并且次数少,全范围/次,轻柔。 CPM:关节置换术后或松解术后病人可立即使用。 骨关节损伤术后的康复----中期 促进骨折愈合,促进骨痂的塑性 增加关节活动度:被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 肌力训练:静态肌力训练、上肢免负重日常生活训练(关节内骨折)、闭链肌力训练。 骨关节损伤术后的康复----后期 增加关节活动度:蜡疗、关节牵伸、关节松动术。 肌力训练(视骨折愈合而定):抗阻肌力训练、免负重日常生活训练、徒手操。 加强肢体综合能力的训练(协调性、本体感觉、平衡性等)。 肢体综合能力的训练 骨关节损伤术后的康复----塑型期 增加关节活动度至正常范围:主被动关节活动、重力牵引、支具。 增强肌力训练: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 骨科康复常见问题 关节挛缩:可进行关节松动、牵伸与弹性支架相结合. 肌肉萎缩:抗阻、主动运动 异位骨化:避免暴力。 骨质疏松:运动、药物 本体感觉缺失:平衡训练 心理问题:心理治疗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伤情、骨折类型:关节内骨折或骨干骨折 -----全身状态 -----治疗方法(手术或非手术) -----骨折固定方法 -----骨折治疗与康复治疗同时进行。 关节内骨折的特点 关节内骨折是一种难治性骨折,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需进行解剖复位;关节僵直发生率高,多需二次手术。 骨科手术(坚强内固定)+早期关节活动 此类骨折---影响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关节易出现疼痛;损伤激发关节内出现炎症反应(关节内广泛纤维化); 与康复相关的特点 关节囊内无肌肉起止点,能够早期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和提前开始抗阻肌力训练。 下肢需严格控制负重的时间。 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0-3周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 制动,冰敷。 推髌骨。 少量充分的关节被动活动(闭链式) 静态肌力训练 膝关节保持伸直 关节活动:相邻关节主被动全范围的运动。 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3-6周 结缔组织急性反应:超声波、蜡疗、热疗。 增加关节活动度:被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关节活动度尽可能接近正常。 肌力训练:等长、等张肌力训练、终末伸膝训练。 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6-12周 此时软组织开始纤维性增生,骨折端出现纤维性粘连或愈合, 增加关节活动度:关节牵伸、关节松动术。 肌力训练(视骨折愈合而定):等张、等速肌力训练、 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术后12周 为塑性期:此时骨折端出现骨性愈合,片子见骨折线模糊。 增加关节活动度:牵伸、支具 肌力训练(视骨折愈合而定):借助器械进行等张、等速肌力训练。 康复重点为(本体感觉训练、肌肉反馈速度训练、肌肉耐力训练、步态训练、肢体协调性训练) 肘关节概述 只有一个关节腔,却包含3个关节,具有两种功能。前臂旋转:肱桡、上尺桡关节;屈伸:肱尺关节。 肱尺关节接近于真正的铰链关节,稳定性极强。 肘关节稳定结构 静力:韧带 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环状韧带 动力:肌肉 屈: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伸:肱三头肌、肘肌 肘关节概述 正常活动范围:屈伸0-145度,旋转160-180度。 Morrey:屈伸30-130度,旋前/后各50度即可满足生活、工作的需要 肘关节脱位 机制:伸肘位受到轴向载荷所致 特点:肘关节的骨性稳定结构无破坏;关节囊、韧带撕裂 临床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制动3周 肘关节脱位 康复:3周内 1.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肘屈伸、前臂旋转功能训练,伸肘留30度(肘伸直后易脱位,关节囊纤维愈合为3周)。 2.静态肌力收缩训练; 肘关节脱位 康复:3周后 采用各种手段恢复肘关节正常功能。 不可用牵重物来进行伸肘牵伸训练。(此时有肱二头肌收缩,不是真正的放松;负荷量大,易形成血肿,引起异位骨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