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失血量1000ML左右时,为维持正常血容量,何种扩容液体最佳。 首先,我们知道下列各种类型液体都可用于扩容。 ....... 有几点是明确的。全血可能是最早使用的扩容液体。晶体的单价最便宜。而白蛋白溶液曾经是扩容治疗中公认的“金标准”。人造胶体由于由大分子物质组成,能维持血浆中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作用,具有与血浆扩容相当的效果,从而被称为代血浆. * 为什么诺其的应用领域拓展如此之广?因为诺其的止血效果确实非常神奇。 我们先回顾一下传统的内外源性凝血瀑布模型。随着医学发展和实验室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传统“瀑布”模型不能准确的反应人体内凝血过程并预测临床出血情况,两条途径中不同成份缺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临床结果(如因子XII缺乏病人临床并无明显出血倾向,但因子VIII、IX、VII等缺乏病人会发生严重的出血倾向)。同时也发现两条途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子间存在很多交叉的相互作用。 起始阶段TF释放激活FⅦ更重要,而FⅫ的作用并非必需;复合物 (FⅦa-TF, FⅩa-FⅤa, FⅧa-FⅨa) 粘附到细胞(血小板)膜上。凝血过程新的认识——Davie EW.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3;278;51:50819–50832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细胞为基础的凝血新模式,新模式中更加强调外源性凝血途径在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凝血的重要始动机制。 传统凝血瀑布机制的局限性: FXII 因子及HMWK缺乏的患者aPTT延长,但是临床并无明显出血倾向; FVIII及FIX因子缺乏的患者尽管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完好的,却表现出严重的出血倾向; FVII因子缺乏的患者尽管其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完好的,但临床可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凝血过程的经典瀑布学说——Dunn CJ, et al. Drugs. 2000(60) 1: 203-237 XII因子缺乏患者不仅无出血表现,反而都有血栓形成倾向。对传统凝血模式的质疑——Davie EW.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3;278;51:50819–50832 谈到任何一种止血药物的作用机制都离不开人体内正常的凝血过程,这张图大家非常熟悉,是传统的内外源性凝血瀑布模型,但是随着医学发展和实验室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瀑布”模型不能准确的反应人体内凝血过程并预测临床出血情况,两条途径中不同成份缺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临床结果(如因子XII缺乏病人临床并无明显出血倾向,但因子VIII、IX、VII等缺乏病人会发生严重的出血倾向)。同时也发现两条途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子间存在很多交叉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细胞为基础的凝血新模式,新模式中更加强调外源性凝血途径在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凝血的重要始动机制。 * 以细胞为基础的凝血新模式中凝血过程分为三个期: 起始期、放大期和扩展期,或者称为播散期。 新模式中更加强调外源性凝血途径在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凝血的重要始动机制。具体说就是出血发生时,血管壁损伤,TF暴露,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Ⅶ/Ⅶa结合形成TF/Ⅶa复合物从而启动整个凝血过程。该复合物激活FⅨ及 FⅩ成为活化的FⅨ和FⅩ,FⅩa在细胞表面与FⅤa结合。FⅩa/FⅤa复合物在内皮细胞表面激活少量凝血酶原,生成少量凝血酶。在放大期,少量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同时也激活FVIII、FIX、FV及vWF等凝血因子,上述因子在活化血小板表面激活更多的FⅩ。凝血进入扩展期。在扩展期FⅩa/FⅤa复合物促进大量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产生“凝血酶爆发”,从而使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并激活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XIII。凝血酶生成的量和速度决定了血凝块的强度。 * 诺其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是组织因子依赖途径,在血管破损处与组织因子结合,形成TF-FVIIa复合物,启动并放大正常的凝血过程 第二个是非组织因子依赖途径,在血管损伤局部,药理剂量的诺其能够在活化的血小板表面直接激活FX,可不依赖FVIII和FIX的作用,加速和加强凝血酶爆发,在血管损伤部形成稳定血凝块,达到止血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TF的暴露和活化血小板仅仅存在于血管损伤局部,因此诺其?仅仅作用于受损伤的血管局部,而不会引发全身的高凝状态,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Pier Mannuccio Mannucci, et 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jor blood loss. N Engl J med 2007;356:2301-11. rFVII在肝脏合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