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欣赏-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庭戏婴图》 苏汉臣,北宋末 纵:197.5公分,横:108.7公分。形式质材:立轴,绢本,设色。 《果熟来禽图》 宋,林椿绘,绢本,设色,纵26.9cm,横27.2cm 《花篮图》页 南宋,李嵩绘,绢本,设色,纵19.1cm、横26.5cm 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 《鸡雏待饲图》页 宋,李迪绘,绢本,设色,纵23.7cm,横24.6cm 两只雏鸡一卧一立,面朝同一方向,屏气凝神,仿佛听见母亲觅食的召唤,正欲奔去。画家用黑、白、黄等细线密实地描绘出雏鸡毛绒的质感,此图为李迪晚年所画,构图极其简洁,无任何背景相衬,却捕捉住了鸡雏回眸的刹那间神情,动人。 《驯禽俯啄图》页 宋,绢本,设色,纵25.7cm,横24.1cm 一只麻雀立于浅蓝色敞口瓷罐上,低头欲啄罐沿。麻雀身系红绳,绳端拴一圆环,表示已被擒获豢养。麻雀属难以驯化之鸟,画面中的瓷罐内虽有白米,雀却不食,表达了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愿。 《绣羽鸣春图》页 宋,绢本,设色, 纵25.7cm,横24.1cm 一只美丽的山鸟,单足立于太湖石上,神情凄楚,正在啼叫,右爪不安地刨动。细观乃知其被一细绳系于石上,失去自由。作者用心,至为深婉。宋欧阳修有句云:“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亦即此意。 《霜篠寒雏图》页 宋,绢本,设色, 纵28.1cm,横28.7cm 5只文鸟集于枯棘上,姿势各异,神态如生。枯棘下的竹枝色黄叶疏,点明了瑟瑟秋意。画家将聚集4只文鸟的重心着落于画面中心偏左的位置,而将另一文鸟绘于右侧高处的棘枝上以分散重心,但它回眸向下的眼神与另外4只相呼应,如此布局使画面既错落有致而重心突出。 《瓦雀栖枝图》页 宋,绢本,设色, 纵28.6cm,横29.1cm 海棠一枝,果实散挂枝头,树叶已染秋霜。海棠枝头栖息着瓦雀,或缩颈养神,或整理羽毛,姿势各异,神态安适,中间一只发现头顶树叶上落有小蜂,昂首注目,张口欲啄,小蜂似发现险情,翘尾开牙,准备应对。此画面静中寓动,张弛有致,深合画理。 《枇杷山鸟图》页 宋,绢本,设色, 纵26.9cm,横27.2cm 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 猴猫图 元代 易元吉 卷,绢本,纵31.9公分,横57.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谢谢观看! 中 国 画 欣 赏 什么是中国画 特指以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以及中国画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创作的绘画品种。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二、中国画体裁与形式 1、按表现形式分:主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 2、按题材内容分: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3、按装裱形式分:常见的有长卷、立轴、扇面、册页、镜片、屏风等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纵23.8cm,横25cm 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更好地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腴润的质感。 《一团和气图》 明 朱见深 纸本设色 纵47.8厘米 横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作于1465年。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作品构思绝妙,人物造型诙谐,用图像的形式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题思想。 作品线条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作者纯熟的绘画技艺。 《泼墨仙人图》南宋 梁楷、立轴、纸本、墨笔 纵48.7厘米、横27.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游春图》卷 隋 展子虔 绢本设色 横80.5cm 纵43cm 藏于故宫博物院 它是现存最早的,并且是第一幅具有独立性质的山水画。 《 子母雞圖》 宋 佚名 尺寸:60.8CM 横32.8CM 纸本、挂轴 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一九七八年在河南省出土。 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 器高47公分、口径32.7公分、底径19.5公分。 器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或称鸟鱼石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