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傍过者无颜色。 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任地方官时了解民间疾苦,体现他一定的 才干。仁宗时他入朝主张变法,但未被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宗即位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新。 “拗相公”王安石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1048—1085)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提出的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同,于是决定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提出 “三不足” :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3.王安石变法开始标志 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探究问题: 王安石变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进行?其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变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在变法措施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什么?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推行新法。变法主要围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个方面进行,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以理财为主,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富国之法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青 苗 法 政府低息贷款 增加政府收入,保障农业生产,限制高利贷剥削,打破大商人垄断。 募 役 法 以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兴修水利 均 输 法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市 易 法 政府低息贷款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 青 苗 法 募 役 法 下列措施中哪些会引起激烈的争议呢? 方田均税法 《耕织图》中繁忙的收获场面 强兵之法 王安石为什么要采取强兵之举? 答案: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兵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个几步就落在了地上,“以贼甲之坚,纵使能中,亦不能入,况未能中之”。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由别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并 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保 甲 法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维护地方治安。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避免了地方的不安定因素,减少官府负担。 保 马 法 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将 兵 法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设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强兵之法 神臂弓。一种单兵操作的 弩,其威力之大,为弓弩之冠, 在460米的射程内,可以穿透两 层铠甲鳞片。 宋代火箭 宋代习武图 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改革科举 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求考生联系实际。 发展了教育,使有真才实学的新进之士取代了反对改革的旧官。 整顿太学 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惟才用人 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迁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 看图读史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图右:考场有 人看守,每位考生 被隔开。 内 容 具 体 措 施 作 用 富国之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