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我为什么而活着.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 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1、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2、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明确: (爱情、知识、同情心)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提出自己的三种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 体味语言的含蓄,充满激情,富于理性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对爱情的渴望 1、罗素渴望爱情的原因。 明确:(能够给我带来狂喜;能够解除孤寂;看到圣贤和及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深渊”“仙境”分别喻指什 么? “深渊”指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没有爱情,缺少爱的世界;“仙境”指能够给“我”带来狂喜,带来欢愉,有甜美的爱情的爱的世界。 (二)对知识的追求 1、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渴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辰为什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明确:同情饥饿的儿童;同情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同情无助的老人;同情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思考:其中哪一种追求令他最执着,也是最重要的 ? 明确:同情心。 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如在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回尘世。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有爱和悲悯,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思考: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不能,这三种追求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深化到了博爱的境界。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