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质量维权,缘何“囧”途漫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服装质量维权,缘何“囧”途漫漫   一部《泰囧》黑马般地摘取国产电影票房之冠,遂有网友言,该片大热正是因为“囧”之经历颇引共鸣。“囧”是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常见写照,更是适合用来解嘲的口头禅。   转眼又到“3?15“,产品质量话题又开始触动人们的神经。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每天都要面对的事儿,其中以“衣”为首,更说明了服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其质量情况却令人担忧。据统计,每年消费者针对服装质量的投诉数量都位居各类投诉的前列,但消费者维权的过程却是尴尬的“囧”途。原因何在,令人深思。   消费者:维权渠道“囧”   北京的陈先生对自己服装质量维权的经历可谓记忆深刻。2012年4月,他在木樨园百荣批发市场给妻子买了一件号称珊瑚绒的睡衣。因为款式新颖,价格实惠,陈先生妻子很满意,只不过试穿过后发现衣服有点掉毛,但他们当时并没在意,认为和以前一样只要清洗一下就好了,可是没想到水洗后衣服掉毛现象反而更加严重了。作为贴身穿的睡衣出现这种现象是陈先生夫妻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拿着衣服找到摊位老板要求退货。摊位老板开始说掉毛是正常现象,清洗一下就没有了,但当她听说衣服被洗了而且吊牌已经剪掉后,立马变脸,以不能二次销售为由拒绝退货。   陈先生没办法只好找到商场的管理办公室请求协调,但办公室人员的态度却让他大感困惑。他们认为,这么便宜的衣服,质量肯定不会非常完美,这应该是消费者购买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的。而对于消费者退货的请求,商场管理人员则声称要按照规定,需要消费者提供省级以上检测部门出具的产品不合格报告方能实现。商场的态度和说法陈先生自然不能理解,摆在眼前的质量问题为何还要大费周折呢?双方僵持半天,最后在商场调解下,摊位老板不情愿地赔偿了睡衣货款的一半,而陈先生也对此折中的结果不甚满意,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也只好放弃。   陈先生的经历是中国消费者维权“囧”途的缩影,反映了服装质量维权的艰辛与无奈。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概括起来,消费者维权的一般流程为四个步骤:一是找商户和商场管理部门协商解决,但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一条战线的,消费者很难维权成功;二是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会站在较公平的角度维护消费者利益,但因为其属于社会团体,并没有执法权力,因此遇到强硬的商家他们也没有办法;三是到工商和质检等职能部门申诉,但要求消费者提供权益受侵害过程的详细书面文件、相关票据证据的复印件以及其他证据,并且针对确切工商法律法规条款进行申诉,明确消费者自身遭遇属于工商管辖范围。   对于以上规定,很多消费者都“知难而退”。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维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先“自掏腰包”去做检测取证,甚至最后通过法院提起诉讼维权,打赢了官司,所得的赔偿往往不足以补偿维权成本,使消费者处于“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境地。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面对质量问题只能自认倒霉、不了了之。消费者的这种相对弱势地位和心理,变相助长了商家的嚣张气焰,使企业对质量的重视迟迟没有落实到实际。   另外,相对于国外维权理念的成熟和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不少消费者对一些基本的法规不了解,在购买产品后未能保存相关的票据,失去有力证据,在维权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很多消费者也不清楚如何维权,很多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通知的是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将媒体当作维权的最有力武器。诚然,在网络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媒体曝光的效果是最迅速和最有影响力的,但媒体的基本职责并不是执法,而是仅起到警示和沟通的作用,如果一味将维权的希望寄托于媒体,很有可能造成维权不及时,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商家企业:责任意识“囧”   每年的“3?15”前后似乎都是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时期,维权成了街谈巷议的主题,投诉维权成功率也较平时高一些;各个商家企业则开始人人自危,都怕撞枪口、上黑榜,对质量也认真起来,但过了3月份,日子就又回到了本来的模样。   据报道,河北省衡水市的王先生在服装专卖店花400多元为自家小孩购买了一件品牌夹克衫,购买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衣服出现开线现象。王先生找到销售柜台,没想到对方的工作人员却表示这“不属于质量问题”,只可以帮忙修补一下。   苏州的冉女士也因为购买服装的质量问题而苦恼。她在一家服装店买了一件女士的呢子外套,回家后发现新衣服的腰带接口处有折痕,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连着穿了两天后,腰带接口处竟然断了。冉女士觉得衣服的质量存在问题,于是找到店家,要求退货。没想到店家拒绝了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