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题一类与-江苏教研室.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用“多题一类” 与“一题多变”提高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率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225721) 翟放明 高三数学进入了紧张的二轮复习,师生普遍对课堂教学效率感到困惑与焦虑。一堂课的容量很大,学生习题做不尽,教师例题讲不完,可学生的真实收获却寥寥无几,直接反映是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甚至就是做过的题型依然做不好。究其原因是进入二轮复习都是以专题复习为主,课堂教学的内容太多、太杂,一堂课下来,留给学生需要记忆的要点不明确,学生的记忆印象不深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总是达不到质的提升。为了改善这种低下的复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尝试运用“多题一类” 与“一题多变”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多题一类”具体做法是选择表象不一,但本质结构相近或解法类似的一类例习题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知识与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从量变到质变。 例如,在复习“圆锥曲线的离心率”的一节复习课上,我们给出了下列例习题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研讨: 1、设椭圆的右焦点为,右准线为,若过F且垂直于轴的弦长等于点到的距离,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2、过双曲线的右顶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已知是以为焦点的椭圆上的一点,且,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4、过椭圆的左焦点作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5、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是,,过作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6、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椭圆的四个顶点,为其右焦点,直线 与直线相交于点,线段与椭圆的交点恰为线段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鉴于篇幅所限这里各题的解题过程与结论都省去) 学生在交流了上述问题的求解方法与结论后,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注意点: (一)、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关键是建立参数的关系等式; (二)、建立参数的关系等式的途径: (1)抓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如第1、2题) (2)抓题目中的“焦点三角形”(如第3、4题) (3)抓题目中的“点在曲线上”(如第5、6题,这也是解析几何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求出离心率后要注意椭圆的离心率,双曲线的离心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记下求离心率的这些解题规律与注意点后,我们给出了几条反馈检测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椭圆的焦距为,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若过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2、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使,且,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在三角形中,, ,若以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4、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延长线交椭圆于点,且,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反馈检测题学生普遍都做得很顺利,答案的正确率颇高,事实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多题一类”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揭开不同习题的表象,挖掘其本质的结构或解法的实质,获得了清晰的解题规律和完善的知识方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多题一类”的课堂教学提高了二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一题多变”具体来说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适宜的复习题探求多种变化(变问题情境、变表达形式、变题设条件、变所求结论等)得到一系列新的变式题,并对变式题进一步探究。 例如,在一节“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专题复习课上,我们复习用书上有这样一道题:设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在课堂上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得出下面的解法: 解:设 当,即时,有,所以; 当时,或, 若,则, 若,则,所以; ③当,即或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由, 又或,所以;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这个例题就此结束,学生的收获已算不错了,但我们总感到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尝试指导学生进行如下的变式探究: 变式1、设不等式的解集为,,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2、设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3、设不等式在上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4、设不等式恰好在上成立,求实数的值; 变式5、若对,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6、若,使得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通过对这些变式题的研究,丰富了本例题的教学功能,学生掌握了“有解”、“交集非空”、“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