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 孟子 荀子 孔子、孟子、荀子 在儒学的产生、发 展中起到什么重要 作用? 导入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 这首诗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 1、秦代“焚书坑儒”(选学) (1)时代背景 ①文化: ②政治: ③儒生: ④导火线: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而死气沉沉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 一些儒生和游士批评时政。 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过程 ①焚书:接受丞相李斯建议,焚毁除《秦记》及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其他书籍。为什么? ②坑儒:秦始皇疑心一些儒生反对自己,逮捕、坑杀了460余人。 (3)秦代“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4)评价 A.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 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B.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5)“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什么? 文化专制。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它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1.原因: ⑴大一统得到巩固;⑵专制主义政体定型; ⑶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3.表现: 起用儒者参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影响: (1)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②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尊儒: (2)倡儒: 2.目的: 二、罢黜百家(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①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②兴办郡县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讨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先秦之儒 董仲舒之儒 著作 《论语》 《公羊春秋》 理论基础 仁、礼 天人感应 思想来源 儒学 阴阳、法家 与统治者关系 批判时政 维护统治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探究学习 秦始皇 汉武帝 不 同 点 政策 原因 影响 相 同 点 排斥、打击 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尊崇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目的 实质 作用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材料一: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然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感悟历史: 大一统意识 民本意识、 和谐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价值 态度: 材料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人协调、和与中” 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 2.汉武帝建立郡国学校 (1)性质: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 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汉代教育状况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兴办太学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鼓励私家儒学教育 3.汉武帝办学的作用: ①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②郡国学校的建立,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③太学生的参政意识较强,敢于批评时政,对黑暗的政治势力有一定的限制。 课堂探究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