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局部应用仅限于: 1.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 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等 2.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3.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 注意 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 * *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给药次数 保证药物在体内能发挥最大药效 杀灭感染灶病原菌 根据PK/PD相结合的原则 * * * 杀菌作用 特 性 主要参数 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性 (短PAE) T>MIC 杀菌效果取决于有效抑菌时间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红霉素、林可霉素类、噁唑烷酮类 时间依赖性 (长PAE) AUC0-24hr /MIC 阿奇霉素、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链阳霉素 浓度依赖性 Cmax /MIC AUC0-24hr /MIC 杀菌效果取决于峰浓度 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类、两性霉素B、酮内酯类、达托霉素 抗菌药物的P K/P D分类 * * *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疗程 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 ※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 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少或防止复发。 * * *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指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 种及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耐药的感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 * * *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1.联合用药:协同或相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2.通常采用2 种药物联合,3 种及3 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3. 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亦可能增多。 * *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 *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给药方案及疗程是否适宜。 * * * 抗菌药物方案:特殊病理生理患者 肝、肾功能减退患者 老年人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 妊娠、哺乳期妇女 * * *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1 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为主,通常无需抗细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 抗菌方案: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头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必要时联合,或呼吸喹诺酮类(左氧,莫西沙星) 医院获得性肺炎: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 MRSA 抗菌方案:加酶抑制剂复方(特治星,舒普深等)、呼吸喹诺酮类(左氧)、碳青霉烯类(泰能),必要时联合;糖肽类(万古霉素等) * 社区获得性肺炎依据轻重症、是否有基础病、年龄等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 *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2 皮肤软组织感染 疖/痈/丹毒: 金葡菌/化脓链球菌 坏死性筋膜炎:化脓性链球菌、嗜盐弧菌、亲水气单胞菌属 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败血梭状芽胞杆菌、溶组织梭菌或诺维梭菌 I类切口手术后: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抗菌方案:1代、2代头孢(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过敏患者可选林可霉素、万古霉素 * * *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3 II、III类切口手术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结肠/胆道/阴道等) 抗菌方案:2代、3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甲硝唑/奥硝唑,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必要时联合 * *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4 泌尿道感染 社区(非复杂性):大肠杆菌(90%) 抗菌方案:喹诺酮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