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pptVIP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 单元学习总结 选修3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点突破 一个阴谋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两个集团 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三个三 (1)三个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 (2)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 (3)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四个四 (1)四大盟国:中国、美国、英国、苏联 (2)四大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3)四个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4)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年,美、英)、《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26国)、《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美、英) 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的合作 1.军事方面 (1)在北非战场和西西里岛登陆战中,英美盟军密切合作,获得重大胜利。 (2)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3)盟军攻入德国境内,苏军攻克柏林,美、苏、英、法等盟军相互协作,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美、英、苏相互协作。 (4)苏联也参加对日作战,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2.经济方面 相互支持,为了充分发挥联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联盟国家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美国《租借法案》的通过,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政治方面 盟国相继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如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协调各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一致斗争,同时提出根除法西斯主义,实现战后的和平、民主等一系列原则。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相同点 (1)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3)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给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4)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归纳比较 2.不同点 (1)具体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新社会主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英、法、美企图“祸水东引”而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希望“祸水西引”中立自保。 (2)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故二战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3)性质: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4)结果:一战后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但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战后则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世界殖民体系随之崩溃。 (5)参战国成分: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二战的参加者有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实现了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 1.(2017·11月浙江选考)《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答案 解析 √ 1 2 3 4 真题演练 5 6 1 2 3 4 解析 《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8月14日由美国和英国共同发表的,没有苏联,故A错误。 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故B选项错误。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天,英美对日宣战,故C选项错误。 《大西洋宪章》表达了美英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故答案为D。 5 6 2.(2017·4月浙江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