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
引 言 1
1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产生与承继 2
1.1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2
1.1.1 刘禹锡的个人经历 2
1.1.2 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
1.2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承继 5
1.2.1 对孔孟“天人合一”的批判与承继 5
1.2.2 对荀子“天人之分”的继承发展 5
1.2.3 对汉代“天道无为”思想的继承发展 6
2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内容 8
2.1“天人相分”的概述 8
2.1.1 天的概念 8
2.1.2 人的概念 9
2.1.3 天与人的关系 9
2.2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内涵 12
2.2.1“用天之利,立人之纪”的立法观 12
2.2.2 “一遵乎诏条”的守法观 13
2.2.3 “信赏罚以格物”的赏罚观 15
2.2.4“人之道在法制”的治国观 15
2.2.5“法以砥焉,化愚为智”的法的作用 16
2.2.6“公私分明”的价值观 18
3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评析 19
3.1 与同时代韩愈、柳宗元天人观的比较 19
3.2 刘禹锡“天人相分”思想同西方中世纪天人观的不同 22
3.3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3
4 结 语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重庆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PAGE
PAGE 1
引 言
刘禹锡是唐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杰出代表,历经唐代宗、唐德宗、 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八朝,其人生阅历丰富,学 识渊博。他曾在《游桃源一百韵》中回忆少年时期的学习情况:“纷吾本孤贱, 世业在逢掖①。九流②宗指归③,百氏④旁捃摭⑤。[1]刘禹锡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下 苦工是读不完的。由于刘禹锡博览群书,所以知识面广,思路开阔,见解也比较 高。刘禹锡自述是:“厚自淬琢,靡遗分阴”⑥。[2] 刘禹锡的自述更是说明了刘禹 锡是一位努力不知疲倦地学习甚至连一分光阴都不舍得放过的人。刘禹锡的大部 分作品收录在《刘禹锡集》,其中大量的譬如《天论》《砥石赋》《太平军节度 使厅壁记》《何卜赋》等直接包含法律思想的诗文,这些文章集中展示了刘禹锡 的法律思想,尤其是《天论》从天人关系方面来讲述了他的法律思想,这在古代 文学家,政治家中也是极为少见的。而且,刘禹锡身处唐代中后期,宦官当权, 虽然也有以王叔文为代表的政治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不过永贞革新的失败,让 刘禹锡接连遭受贬谪。贬谪之后的刘禹锡,深入民情,观察社会的现状,这使得 他的知识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升华,从中加深对天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虽然在学术界上,有对刘禹锡天人观进行研究的,也有对刘禹锡的法律思想 进行研究的,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较少,从天人观这个切入点对其法律思想进 行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甚少人去关注。本文以刘禹锡人生经历和天人相分的思 想渊源为背景,对刘禹锡“天人相分”的法律思想进行探析,将其与西方中世纪 的天人关系进行比较,主要是将刘禹锡同奥古斯丁对天人关系认识的不同来进行 比较评析。
① 逢掖:古代读书人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读书人。
② 九流:先秦至汉代的学术流派,即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家。见《汉书?艺文志》
③ 宗指归:总结精神实质
④ 百氏:泛指学术方面的各种流派。
⑤ 捃摭:拾取。
⑥ 刘禹锡.《献权舍人书》,参见《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 1975 年版,第 93 页。
重庆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产生与承继
1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的产生与承继
1.1 刘禹锡“天人相分”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1.1.1 刘禹锡的个人经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宗大历七年出生在一个士大夫阶级的家庭,于唐武宗 会昌二年因病去世。刘禹锡的七代祖刘亮北魏时期任“冀州刺史”①和“散骑常侍”
②;祖父刘锽更是担任过“殿中御史”;刘禹锡的父亲刘绪也是唐代官员,在浙西 观察使幕府中当“从事”③,后来加了“盐铁副使”④、“殿中侍御史”⑤的头衔, 在埇桥主管转运业务。[3]唐代中期,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相当发达,刘禹锡就出 生在经济发达的嘉兴县,这就为刘禹锡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经济条件。 [4]唐代中期,江浙一带的经济发达,人口的增长也很快⑥。江南地区不断的兴修水 利,改进农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江南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时江南地区的地主阶级不仅通过剥削底层农民来收敛财富,更希望可以在政治 舞台之中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5]
唐中期,士大夫阶级为保证自己的孩子考中进士科或是明经科,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词语表达概念时出现的语义模糊性-逻辑学专业论文.docx
-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行政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理气消瘿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论“三俗”文化的理性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docx
- 老挝万象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学专业论文.docx
- 离婚夫妻之子女抚养义务研究-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最蓝的眼睛》的创伤叙事艺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孔子自我道德修养观的现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论命案中被害人原因因素对死亡结果归责的影响-刑法专业论文.docx
- 论我国社区居民自治法律制度完善-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论文.docx
- 联网环境下的民族认同以藏族家庭为例的民族志研究-新闻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我国国有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论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露天矿排土场径流区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效应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论文.docx
- 论艺术班的诵读教学-教育专业论文.docx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医体质分布特征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少林“禅武合一”的文化渊源-体育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