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害症状:由于菜豆病毒病是由几种病毒单一侵染或混合侵染而发生的,同时种植的菜豆品种不同,受侵染寄主的生长阶段不同,菜豆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一般可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上出现明脉,斑驳,或绿色部分深浅不均,凸凹不平,有时叶片皱缩,扭曲畸形。病株一般开花迟缓或花蕾脱落。豆荚上症状不明显,一般较正常豆荚略短,有时出现褪绿色斑点。 病原菌形态特征:菜豆普通花叶病毒粒体线状,致死温度56~58℃,稀释限点1:1 000,靠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染,种子带毒率30%~50%。除菜豆外还侵染豇豆、蚕豆及扁豆。菜豆黄花叶病毒粒体线状,致死温度56-60℃,稀释限点1:1 000,靠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染,种子不带毒,除菜豆外,还侵染豇豆、蚕豆、扁豆、豌豆等。黄瓜花叶病毒菜豆系病毒粒体球状,致死温度60-70℃,稀释限点1:1 000-10 000,也靠蚜虫、汁液接触传染,种子不带毒,能侵染100多种寄主。分类属性: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及黄瓜花叶病毒菜豆系(CMV) 发病特点:菜豆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和带毒的种子。田间发病后主要通过蚜虫传播。因此,病害发生与蚜虫的关系密切。有利蚜虫繁殖及迁飞的环境条件,及有利于病毒在菜豆体内增殖的环境条件,都有利于菜豆病毒病的发生。一般温度26℃以上,光照强度大,土壤肥力差,生长期长期于旱少雨,蚜虫发生量大,病害发生重。温度超过28℃,或低于18℃,症状表现受抑制。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早熟14号、芸丰、春丰4号、优胜者、早白羊角等品种比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无病田无病株留种 建立无病留种田,最好设在禾本科作物为主的地区,可降低种子带毒率。 (3)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同时配合盐酸吗啉胍使用。 (4)加强田间管理 苗期注意施足肥水,保证幼苗健壮,提高抗病力。铲除田边及附近的越冬寄主,如豆科杂草等,减少毒源。 菜豆黑斑病 菜豆黑斑病 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针头大的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齐整,周边带淡黄色,斑面呈褐色至赤褐色,其上遍布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层。病叶前端斑块多,有时连片,造成叶片枯焦。 发病规律 ????病菌借风雨传播,从寄主表皮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在温暖高湿条件下发病较重。秋季多雨、多雾、重露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栽培管理粗放,地块排水不良,肥水缺乏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密度过大等,均易加重病害。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合理施肥,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注意放风排湿。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重病地与非豆科植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每次隔7—10天。 菜豆细菌性疫病 (1)症状。幼苗染病,子叶红褐色,溃疡或叶柄基部产生水浸斑,后为红褐色,绕茎扩展,幼苗倒折干枯。叶片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展为不规则形褐斑,病组织变薄,近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茎蔓染病,生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湿度大时,茎叶等部常有黏液状菌脓溢出,别于炭疽病。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种子带菌,借风雨、昆虫传播;气温24~32℃,高温高湿或暴雨后转晴,易诱发。 (3)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95%敌克松拌种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小时。77%可杀得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 菜豆细菌性晕疫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始于上部叶或新生叶片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点,后在斑周围出现直径0.5~1cm的晕圈,有菌脓溢出;叶脉坏死,易穿孔或皱缩畸形。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病原菌为细菌,种子带菌,冷凉潮湿易发病。 (3)防治方法同菜豆细菌性疫病。 Xanthomonas Axonopodis黄单孢杆菌属细菌 发病规律 越冬场所:种子,病残体 传播: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昆虫 侵入:水孔、气孔、伤口 高温、高湿,特别是暴风雨后发病严重。 栽培管理不当,如大水漫灌,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杂草丛生,虫害严重都利于病害流行。 病害控制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轮作 加强栽培管理 药剂防治 菜豆锈病冬孢子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 北方以冬孢子附着在蚕豆病残株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萌发时产出芽管,直接侵入蚕豆,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形成再侵染,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大纪律内容提纲(二).pdf VIP
- 电梯安全管理培训感想课件.pptx VIP
- 大载荷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高考语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练习-(精品·课件).ppt VIP
- sap hanna studio自总结_hana创建用户.pdf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2000).docx VIP
- 豪恩汽电首次覆盖报告:智驾感知层国产龙头,新能源与出海打开成长空间.pdf
- 《机井井管标准》SL154-2013.pdf VIP
- 高考语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doc VIP
- 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