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试验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12化师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实验题目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无水操作及减压蒸馏等操作。 二 实验原理 利用Claisen缩合反应,将两分子具有α-氢的酯在醇钠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得β-酮酸酯,其反应如下: 1、通常以酯和金属钠为原料,且酯过量(同时作为溶剂),钠为计量依据物。 2、利用酯中含有的微量醇与钠反应来生成醇钠,随着反应的进行,醇不断生成,钠不断溶解,醇钠不断产生,反应能不断进行,直至钠消耗完毕。作为原料的酯中含醇量过高又会影响产率的得率,一般要求酯中的含醇量在3%以下。 3、反应体系中如有水存在,对反应不利。钠的损失降低了产率,也抑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要求反应体系无水。 4、反应中使用钠珠或钠丝可使其与酯的接触面增大,故先用二甲苯作溶剂制成细小的钠珠,以利于反应的进行。 乙酰乙酸乙酯在常压蒸馏下很易分解,产生“去水乙酸”, 故应采用减压蒸馏法。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试剂名称 性状 分子量 M 密度 熔点 (mp/℃) 沸点(bp/℃) 折射率 (nD20) 溶解度 乙酰乙酸乙酯 有果子香味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130.14 1.025 -45~-43 180.4 分解 1.4194 溶于水,能与一般有机溶剂混溶 乙酸乙酯 有果子香气无色可燃性液体 88.12 0.9005 -83.6 77.1 1.3723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等 甲苯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芳香气味 92.14 0.866 -95 110.8 1.4967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主要试剂及用量 名 称 规 格 用 量 备 注 g mL mol 金属钠 去掉表面氧化膜 0.9 0.04 二甲苯 干燥 5 乙酸乙酯 精制 10 0.1 醋酸 50% 调pH5~6 食盐水 饱和 等体积醋酸用量 苯 8 萃取用 四 实验装置图 图2: 减压蒸馏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步 骤 现 象 备 注 钠珠的制备: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0.9g去掉表面氧化膜的金属钠、5ml干燥的二甲苯,冷凝回流加热至Na熔融 塞紧塞子,趁热振荡,得细粒状钠珠,冷却至室温,倾去二甲苯 由于二甲苯温度逐渐下降,蒸气压随之下降,因此,要不时开启瓶盖或在瓶口夹一纸条,否则塞子难以打开。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迅速加入精制过的乙酸乙酯 装上带有氯化钙干燥管的回流冷凝管,反应,保持反应体系微沸状态,至Na全部作用完毕(约1.5h) 若反应立即开始,则不用加热;若反应不立即开始,可用小火加热,促使反应开始后立即撤走热源;若反应过于剧烈则用冷水冷却。 酸化: 稍冷,振荡下,加入50%醋酸 调pH=5~6(弱酸性) 注意:避免加入过量的醋酸,否则会增加酯在水中溶解度而降低产率。另外,酸度过高时,会促进副产物“去水乙酸”生成。 分液: 反应液移入分液漏斗,加等体积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出有机层 合 水层8ml苯萃取 萃取液 并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蒸馏: 移入蒸馏烧瓶,组装蒸馏装置,蒸去苯和未作用的乙酸乙酯 当馏出液温度升至95℃时停止蒸馏 减压蒸馏: 按图2安装减压蒸馏装置 组装完毕检查气密性并蒸馏 收集54~55℃/931Pa(7mmHg)的馏分即为产品 乙酰乙酸乙酯在常压蒸馏下很易分解为“去水乙酸”。“去水乙酸”通常溶解于酯内,随着过量的乙酸乙酯蒸出,特别是最后减压蒸馏时部分乙酰乙酸乙酯的蒸出,“去水乙酸”就呈棕黄色固体析出。 产品:称重 六、粗产物的纯化流程及原理(合成实验) 七 实验结果及产率计算 气压差: 温度: 该气压下蒸出的乙酰乙酸乙酯的温度: 产品性状: 产量: 理论产量 =0.04×130.14≈5.2g 产 率(%)= 八 问题和讨论 1. 本实验所用仪器未经干燥处理,对反应有何影响? 答:一开始要用到纯的金属钠,有水会发生局部过热以致碎瓶;第二,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有水会有碱生成,此时已有乙酰乙酸乙脂会被分解,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复杂的产物产生。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会很低。 2. 加入50%的醋酸及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目的何在? 答:加入50%醋酸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