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文化之旅.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会泽文化之旅 趣话方言 卞伯泽 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会泽文化之旅·趣话方言 1 功夫了得 ——序卞伯泽《趣话方言》 曲靖师范学院教授 郭兴良 怀着浓厚兴趣读完伯泽新著《会泽文化之旅·趣话方言》,我不禁赞 叹:作者写此书的功夫好生了得! 何等功夫?列举数端如下: 追根溯源之功。欲将一个方言词语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必须找到它的 “词源”,而这“源”是否找得对,必须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实际应用佐 证,本书许多实例体现了作者这方面的功力。 如关于饕餮,作者既引东汉《说文解字》对词义的注释,又以商代青铜 器上的“饕餮纹”加以佐证,更从最早出现该词的《吕氏春秋》,到北宋苏 东坡所写《老饕赋》,以及明清多种文集中的引用,说明其词脉的流贯, 最后归落到具有会泽特点的“饕餮众位”之方言,词义也由最初表贪吃的恶 兽,演变为贪心的恶人,进而化为表谢他人小恩小惠的客气,显出会泽人文 雅得体的翻陈出新。 其他如形容水流声的“活”(最先读 ɡuā )变为表水分多的“活”(此 时读huó ),进而演化为“生物不死”以及鲜活、“活摇活甩”等;“三十 晚上吃汤圆——不冬不年”一语因有违会泽汤圆冬至吃、除夕不吃的习俗, 而引出表年老糊涂的俗语“不冬年”一词;因地支中的“亥”处末位而用来 表示人长得矮小瘦弱(笔者:会泽人也用“亥”形容庄稼长得不好或枯萎无 收);“包摊”之“摊”应为“弹”,乃因源自铁面无私的包公经常“弹 劾”那些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贵族官吏;排便之义如何从“出恭”到“进 茅厕”“上厕所”到“解手”,从“去卫生间(洗手间、化妆间)”到“方 便一下”“方便方便”,一步步文明、雅化等等,无不将会泽诸多方言词语 2 会泽文化之旅·趣话方言<< 的滥觞与嬗变,梳理得清清楚楚。 正本确真之功。最典型的例子是歇后语“精屁股抬棺材——碜死鬼 脸”,作者从会泽人常说的“碜”字入手,说它在古代并无“羞”的义项, 《说文解字》亦未收录此字,然后进行考证。从《玉篇》(笔者:此为南朝 梁、陈间之顾野王所撰,其体例仿《说文解字》而字数更多的字典)中表 “食有沙”的原始意义,到唐代元稹的《送岭南崔侍御》诗,到宋代梅尧臣 的《雨中宿谢胥裴三君书堂》诗,再到元曲、明清小说逐步进行引证,其义 也由“食有沙”逐渐演化为眼里落沙不舒服,到难堪、难为情,再到出丑、 害羞,以及表示下流、无耻、丢人、不合规矩等等,其源之确与流之明,清 晰可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笔意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举1925年 会泽大饥荒致瘟疫流行、抛尸荒野的史实,引出当年民间百姓为制止死神袭 人,无奈只得让女子一丝不挂地抬棺安葬,以此“厌胜”之术将鬼“碜” 跑,可见“精屁股抬棺材”所“碜”在“鬼”而不在“人”。俗云“鬼怕恶 人”,此处却是“鬼见裸女羞”,其意真堪玩味,当然,就其本义言,更多 表现了苦难百姓的凄惨与无奈,也是历史曾经的不幸与悲哀。 如此正本确真,还体现在“无尖不商”如何变成“无奸不商”;表示被 拒绝的“闭门”后面如何会紧贴个“羹”字;本来自古及今狗肉都比羊肉 贵,但为什么会用“挂羊头卖狗肉”来形容以次充好、名实分离……这一类 人们或不解或错解、或浅解的词语,作者都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解读,不仅让 读者从中获得真义的把握,而且通过考证、辨析的正本确真,也让人加深了 对方言的理解,从而普及了语言文化知识。 补缺订正之功。一般说,方言俗多雅少,故人们把方言又叫做“土 话”,正因为“土”,许多方言往往只能口讲而无法笔写,致许多频率出现 很高,且通俗易懂而生动活泼的方言,难以从共同语中找到相对应的字、 词、句,这种“土得无字可写”的情况,为书面交流或涉方言的创作留下了 许多“遗憾的空白”。为此,本书作了两个方面的补缺订正。 一是有音缺字的,补出恰当的字。如衅科场的“衅”,腻毛猪的 “腻”,渎豆花的“渎”,喠脖子的“喠”,以及表调皮或事情办差的 “玍”和表疑问的“格是”“讼哥”等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