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病人症状明显侧的对侧摄取增高 各种神经疾患的多巴胺显像 治疗前(图a,b)和治疗后(图c,d)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90Y-DOTATOC显像和CT图像。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 正常人、PD、MSA和完全自主神经衰竭(PAF)病人的123I-MIBG心脏自主神经显像。除MSA基本正常外,PD和PAF的早、晚期123I-MIBG显像均严重异常,而201Tl显像未见异常。 多种示踪剂显示多种征象在正常人、PD和路易体痴呆(DLB)病人的11C-CFT突触前转运体显像和11C-RAC突触后受体显像,下排为11C-CFT和11C-RAC的比值,均有明显异常。 a,b为86Y-Octreotide显像,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较之111In-Pentetreotide显像(c,d)显示更多的转移灶 第 四 节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一、基本概念与显像原理 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 RII)是指应用现代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与核素标记技术、核素探测技术以及核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核医学显像方法。通过使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引入机体后,标记抗体与肿瘤表面的相关抗原产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免疫结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从而使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在肿瘤部位产生特异性集聚,然后通过体外探测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可以发现肿瘤存在的部位、形态、大小、肿瘤灶的数量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情况,为临床判断肿瘤的位置、性质以及肿瘤侵犯范围、是否转移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放射免疫显像的方法 三、影像分析 (一)111In-OncoScint正常分布 111In-OncoScint显像时心血池、大血管放射性较高,骨髓、肝、脾和肠道摄取也较多,肾脏和膀胱放射性较少。 99mTc-CEA-SCAN主要在肾脏和脾浓聚,其次为肝。肾脏放射性可导致伪影。注射后显像时间越晚,肠道非特异性放射性越高。结肠手术部位浓聚放射性示踪剂,手术切口处也可见放射性增高。 (二)111In-OncoScint异常图像 在淋巴结分布区域或某一器官上出现放射性浓聚,提示肿瘤的可能性大。放免显像也能探测到远处转移。99mTc-CEA-SCAN显像时肝脏出现热区或边缘为热区,中央为冷区的病变,应考虑转移,含有较多坏死组织的大的病变也可能显示冷区。 (三)111In-ProstaScint图像分析 111In-ProstaScint的图像分析较为困难,因为进行盆腔SPECT时,缺乏正常的解剖学标志,单帧横断面影像的计数低,分辨率不高,同时放射性从肠道和膀胱清除会影响图像分析。 四、临床价值 在肝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胃癌、脑胶质瘤、成骨肉瘤、甲状腺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诊断方面的应用。 RII还可用于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鼻咽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的发热、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的检测。 直肠癌术后病人,2年前CT检查,发现前骶部密度增高认为是术后瘢痕。 图A为CEA放免显像高度怀疑局部坏死复发。 图B为6月CT检查见前骶部包块,已侵犯两侧骨组织 111In抗肌凝蛋白抗体显像。 A.正常显像未见摄取抗肌凝蛋白抗体(AMA),心与肺摄取比值(HLR)=1.4 B.轻度摄取AMA,HLR=1.8 C.重度摄取AMA,HLR=2.5 D.右室心肌中心坏死,心肌细胞有淋巴侵润。 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在注射放射性碘标记的单链抗体后21小时的横断、矢状和冠状面显像,与同一切面CT图象相匹配。 第五节 肿瘤乏氧显像第六节 前哨淋巴结显像 第七节 进展与展望 只有分子水平的诊断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 目前,可供肿瘤分子影像学成像的方法主要包括PET(PET/CT)和MRI/MRS(磁共振波谱)和光学成像等。 MRI能对体内特定的分子成像,达到早期、特异性诊断肿瘤的目的,并能对肿瘤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测。与PET相比,MRI敏感性低,而分辨率高。 MRS是利用MRI现象和化学位移原理,探测活体组织内的生物代谢变化,可以进行特定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并用波谱分析(MRS)或图像的方式(MRSI)表现出来。目前主要集中在31P、19F的MRS研究上。 光学成像是一种低成本的分子影像学技术。以荧光的吸收,反射生物荧光为基础,应用在可见光谱内发射放射性荧光的探针成像,包括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成像,主要包括弥散光学断层成像、表面加权成像、共聚焦成像、近红外线光学断层成像、表面聚焦成像及双光子成像等。光学成像有相对高的敏感性, 但其分辨力不高, 穿透力较低, 有自发荧光效应, 还需进一步探索改进使其更完善。目前除了近红外线光学断层成像、表面聚焦成像和双光子成像外, 其余的技术还只局限于实验研究中。 灵敏度 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