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杀虫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杀虫剂 (Insecticide) 根据分子结构:有机氯,有机磷,除虫菊酯类,杂环类,含氟类等。 根据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等。 杀虫剂 (Insecticide) 有机氯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的总称。这类杀虫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出现,首先是六六六,后来是DDT及其它有机氯化合物。 有机氯杀虫剂 特点 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杀虫谱广,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较低,持效性较长,生产方法简便,价格低廉。 这类杀虫剂的—些品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投人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其中DDT、六六六等成为红极一时的杀虫剂品种。 有机氯杀虫剂 现状 在DDT等的禁用上,始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事实上,有些地方仍然在使用DDT以及少量其它有机氯杀虫剂,只是限制使用而己。 有机氯杀虫剂 分类: 三种主要类型,即 DDT及其类似物 六六六 环戊二烯衍生物:狄氏剂 有机氯杀虫剂 原因 首先,由于它们中大多数成员的分子中只含有C—C、C—H和C—Cl键,使之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正常环境中不易分解,因而在世界许多地方的空气和水中,能够检出微量有机氯的存在。这种稳定性也是造成残留和持效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特性是大多数有机氯杀虫剂具有极低的水溶性,在常温下为蜡状固体物质,有很强的亲脂性,因而易于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脂肪中富集和积累。 机理 三类有机氯杀虫均为神经毒性物质。 有机氯杀虫剂 合成: 有机磷杀虫剂 磷是一个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元素,其有机化合物是细胞原生质的必要组分,对生命的维持起重大作用(如核酸、核苷酸、辅酶、代谢中间产物及磷脂等)。 P 有机磷杀虫剂 有机磷化学起始于1820年Lassaigne用磷酸与醇反应制备磷酸酯的工作。 随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的Michaelis学派进行过许多开拓工作,为有机磷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以后,俄国Arbuzov学派的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价磷酸酯方面,从而导致著名的Arbuzov反应的发现。 到20世纪30年代,有机磷化学经历了100年的缓慢发展过程,这期间主要集中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发现有机磷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才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真正得到飞速的发展。 有机磷杀虫剂 1932年,Lange首先在二烷基磷酰氟上发现有机磷化合物异常的生理作用。 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的Saunder等合成了神经毒剂,其中二异丙基磷酰氟(DFP)1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Schrader等在研究有毒磷化合物时,于1937年发现若干具有通式2结构的化合物对昆虫表现触杀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 1941年Schrader等发现内吸杀虫剂八甲磷(OMPA)3。 还发现一些具有杀虫作用的焦磷酸酯,如四乙基焦磷酸酯(持普,TEPP)4,并于1944年在德国商品化。 有机磷杀虫剂 1944年Schrader等发现605号化合物即对硫磷5。 这是农药研究上的一大成就,它开创了有机磷杀虫剂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 有机磷杀虫剂 1952年发现的氯硫磷6,1958年的倍硫磷7和1959年的杀螟松8等。 有机磷杀虫剂 上述化合物都含有一个酸酐键,因此Schrader对有机磷生物活性化合物提出了如下通式: ? 有机磷杀虫剂 1950年美国氰胺公司推出重要的低毒杀虫剂马拉硫磷9, 1951年德国Bayer公司开发的具有植物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内吸磷10,这两个化合物在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重义。 有机磷杀虫剂 1952年Perkow反应的出现,为乙烯基磷酸酌类杀虫剂的合成提供丁一个便利的方法。 促进了这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如DDV11、久效磷12等。 有机磷杀虫剂 70年代以来,出现含手性磷原子的丙硫基磷酸酯类杀虫剂。这类化合物毒性较低,但对抗性害虫效果较好。如丙硫磷13、甲丙硫磷14、丙溴磷15等。? 有机磷杀虫剂 1941年Adrian等首先发现磷酸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1953年Gage证明了对硫磷在体内产生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其氧化类似物对氧磷。 这些研究工作大大地促进了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机制、代谢和选择毒性的研究。 有机磷杀虫剂:机理 胆碱酯酶的功能 乙酰胆碱是在神经末梢由胆碱及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作用下合成的,并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当受到动作电流刺激时,小泡破裂,迅速大量地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产生突触或终极电位(10-20mV),结果使突触后膜兴奋,等待下一个冲动来临。 释放的乙酰胆碱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变为无活性的乙酸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