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公开课件.ppt

第5章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通过中央纵轴→若干个切面→相等的两部分。 原始低级的对称形式。 有上下、无左右, 适应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 二、具有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 1、体壁:内外二胚层+中胶层。 外胚层→外层体壁→保护、运动、感觉。 中胶层→水、无机盐、蛋白质→支持作用 内胚层→内层体壁→消化、营养。 2、消化循环腔 体壁包围的腔→原肠腔。 故称腔肠动物。 胃层腺C→消化液→细胞外消化。 腔内水流→运输营养、循环。 有口无肛。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原肠期的胚孔→兼口、肛门两种功能。属低等的后生动物。 三、细胞和组织的分化 1、主要分化出六种细胞: (1)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 : 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外、内体层基部→含肌原纤维→身体收缩。 (2)感觉细胞: 皮肌C之间,口、触手、基盘上多。 C小,有感觉毛,基部与神经C相连。 (3)神经细胞: 外胚层基部。向四周伸出突起→神经网。 (4)腺细胞: 全身分布,内体层、口周围、基盘处较多。 分泌粘液、气体 。 (5)间细胞: 外体层多,内体层少。小型未分化C→ 剌细胞、生殖细胞等。 (6)剌细胞: 腔肠动物所特有→攻击、防御性C。 遍布外体层,触手上较多。 2、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最简单最原始 无神经中枢, 无定向传导方向, 传导速度慢 (比人慢1000倍)。 一般有1—3个。 五、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现象 六、生殖与发育 生殖方式: 无性→出芽 有性→异配 发育方式: 间接→浮浪幼虫 直接发育。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腔肠动物约10,000多种, 大部分→海洋,少数→淡水。 依据形态特点、世代交替,分三个纲: 一、水螅纲; 二、钵水母纲; 三、珊瑚纲。 一、水螅纲 (一)主要特征 1、大部分→海产,少数→淡水。 2、小型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有世代交替现象 3、水螅型结构简单。 无口道、隔膜;只有消化循环腔。 4、水母型伞缘有缘膜、平衡囊,无触手囊 5、内体层→无刺细胞;生殖腺→外胚层。 (二)淡水种类代表——水螅Hydra ?1、生态及外部形态 生活在水质清洁、流动缓慢、 水草丰富的淡水中。 身体圆柱状。 最下面→基盘→固着。 上端略隆起→垂唇→中央→口, 垂唇周围→5-12个触手→捕食。 2、体壁结构 外胚层:较薄,C排列整齐,有六种。 1)皮肌C 数量最多, 肌纤维沿身体长轴排列收缩→螅体变短 有四种刺丝囊:穿刺刺丝囊→特别厉害 卷缠刺丝囊 粘性刺丝囊(2种) 3)腺细胞 基盘、口周围最多。 分泌粘液→附着、滑行。 分泌气泡→上升运动。 4)间细胞 外胚层细胞之间 大小与皮肌细胞核相近 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分化成刺细胞、生殖细胞 内胚层:C排列不整齐,较厚。 1)皮肌C最多。 肌纤维环状排列→体变细长。 部分C顶端→鞭毛→摆动→形成水流。 →伪足→吞噬食物颗粒→C内消化。 内皮肌C→收缩、营养双重功能。 2)腺细胞: 口周围腺C→粘液→润滑食物。 消化腔内腺C→消化酶(胰蛋白酶)→细胞外消化。 3)间细胞和神经细胞 内胚层→少量间C、神经C。 无刺C。 中胶层: 内、外胚层C→透明胶状物质→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其功能: 支持身体。 使基盘抵挡机械拉力、增强触手韧性。 3、摄食和消化: 捕食:触手上剌C→剌丝→食物→口中。 消化: ★腺C→消化酶→C外消化。 ★消化后小分子→消化C吞噬→C内消化。 ★食物残渣→口排出。 小甲壳动物、昆虫幼虫、小环节动物, 如水蚤、水丝蚓、孑孓 4、呼吸与排泄 无专门的呼吸、排泄器官。 ●呼吸: 外、内层C膜→渗透扩散→气体交换。 ●排泄: 气体、多余水分→身体收缩→口排出。 代谢废物→体表渗透→排除。 5、行为感觉和运动 对刺激的反应→全身性收缩、移动。 机械性刺激→收缩;光刺激→移动。 多停留在较明亮的地方。 最适温度→18—20 ℃。 行为和运动机理: 外皮肌C间的感觉C→刺激→神经传导→ 内外皮肌C协同作用→运动。 感觉细胞→神经传导→皮肌细胞→运动 翻筋斗: 借助基盘粘液气泡悬浮: 尺蠖运动: 6、生殖 1) 无性生殖→出芽 体壁外突→逐渐长大→先由母体提供营养→ 长出口、垂唇、触手后→自己取食→脱离母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