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ppt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脑脊液涂片及培养:是确诊病原菌的可靠依据, 3.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增高为主,多见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血红蛋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 4.免疫学检查:乳胶凝集(LA)试验、对流免疫电泳(CIE)、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可测定菌体抗原。脑脊液鲎溶解物试验 (LLT) 阳性者可确诊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5.B型超声及CT检查:用于确定并发症 头颅MR 识别局灶的感染、梗塞、继发出血、脑水肿、脑脓肿、脑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 近几年有报道脑膜炎后可出现脑室周围的白质异常。 化脑治疗主意事项 选择能通过血脑屏障良好的抗生素。 用药后24~48小时应复查脑脊液。 足够疗程2 ~ 3周。 定期做头颅B超,以便及早发现合并症 【治疗】 1.抗菌治疗:选择能通过血脑屏障良好的抗生素。用药后24~36小时应复查脑脊液。足够疗程2~3周。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控制脑水肿,减少炎症渗出及并发症,减轻中毒症状等均有作用。地塞米松每日0.6mg/kg,Q6h,连用4天。(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3.脱水剂的应用:有严重颅压高症状者需用20%甘露醇,每次0.25~1g/kg,每日2~3次,或加用速尿每次1mg/kg,静注。 4.一般治疗和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定期复查脑脊液,及时对症处理,可与丙球支持治疗。 注意 广谱抗生素并不比窄谱优越 并发症 1.可以很快出现严重并发症, 2.包括:脑水肿、脑出血、脑脓肿、脑梗塞、阻塞性脑积水、脑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脑软化, 3.脑水肿、脑出血、脑积水可使颅内压升高,从而使脑灌注减少,导致继发性缺血损害。 预后 存活者发生中、重度残障的风险很高, 25-50%有明显的语言、运动、听觉、视觉和认知的问题, 5-20%可出现癫痫 存活者同时更有出现细微的问题:视觉缺陷、中耳疾病、行为异常,最近数据显示:前5年随访表现正常的患儿仍有高达20%在青春期后期出现明显教育困难。 预防 预防新生儿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早期诊断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早期诊断 病例一 特点 1、男孩 日龄2天。 2、有胎膜早破史。 3、足月自然分娩,母孕期体健,阿氏评分10分。 4、症状:发热、烦躁、拒乳;呻吟、吐沫;无抽搐。 5、查体: (1)呼吸急促、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 (2)精神反应弱、哭声尖略直、前囟平软,肌 张力正常、部分新生儿反射引出不完全。 (3)面部可见黄染。 6、血象:wbcc2万,以中性为主,可见中毒颗粒。 7、CRP明显升高。 检查检验结果 1、腹B超:肝脏肋下探及2.8cm,剑下1.3cm,肝实质未见明显损害。 2、头颅B超:前纵裂著名。 3、头颅CT:未见化脑及颅内出血征象。 4、脑脊液常规:外观清,细胞数240个/mm3 , 脑脊液生化:糖2.6mmol/L,氯化物673mg/dl,蛋白70.1mg/dl。 5、住院第二天查血常规:WBC45.0?109/L N74% L26% 中性粒细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 诊 断: 1、新生儿败血症 2、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发型) 3、新生儿肺炎(产前感染性) 2119328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 败血症的发病率 发生率: 约为活产婴的1-8/1000。 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6.4% 长期住院者30% 脑膜炎的发病率 发生率 约为活产婴的1/2500。 死亡率 为20%-50%,存活者中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50%) 【病原菌】 1.早发型国内以G-杆菌多见,尤其以大肠杆菌最常见。晚发型以G+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优势,可在新生儿室爆发流行。 2.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多数可导致新生儿脑膜炎。部分病原菌特别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组链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含K1抗原的大肠埃希氏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其他病原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的李斯特菌、其他链球菌(肠球菌)及革兰阴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雷菌等)。 资料 美国以GBS为常见致病菌,5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李斯特菌、葡萄球菌。发现和治疗母亲泌尿生殖系感染是重要预防措施。(发达国家自1996年广泛在分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早发型GBS感染的发生率有下降,但晚发感染的发生率没有变化) 国内以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 GBS 感染也有增加趋势。 新生儿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致病因子包括更广,不但包括血培养能培养生长的细菌、真菌,还包括血培养不能生长的病毒及原虫等 败血症:从血中培养出致病微生物,血里能长出东西(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