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右上肺片状密度不均的模糊影,其内见虫蚀样空洞,并右中肺支气管播散。 干酪性肺炎 左上肺肺野广泛纤维增生、胸膜增厚,其内并见一空洞。气管、心影左移,左肺门牵拉上移。左肺纹理呈垂柳状,右肺及左下肺代偿性肺气肿。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左侧胸腔积液。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痰菌检查结果: 痰涂片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分别以涂(+),涂(-)表示。 痰培养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分别以培(+),培(-)表示。 无痰或未查痰时,则注明(无痰)或(未查)。 诊断 治疗状况: 分为初治与复治。 初治:①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②正进行标准化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③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复治:①初治失败的患者。②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③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④慢性排菌患者。 诊断 诊断记录方式: 注意诊断的顺序与完整性。 应按结核病分类、病变部位、范围、痰菌情况、治疗状况的顺序书写。 并发症、并存病、手术可在治疗状况后按顺序书写。 诊断 化学治疗——最关键的治疗 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方案: 初治2HRZE/4HR或2H3R3Z3E3/4H3R3。 复治涂阳2HRZSE/6~10HRE或2H3R3Z3S3E3/6~10H3R3E3。 治疗原则 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 第七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定义: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多见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例约为(3~5)∶1。 起病初期往往症状隐匿,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很差。 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与吸烟关系密切。 概述 分类 按解剖学部位分类: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按组织病理学分类:小细胞肺癌(包括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胞型)和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类癌、肉瘤样癌等)。 转移途径:直接扩散、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概述 由原发肿瘤引起 咳嗽。 咯血。 气短或喘鸣。 发热。 体重减轻。 临床表现 肺外胸内扩展引起 胸痛。 声音嘶哑。 咽下困难。 胸腔积液。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Horner综合征。 临床表现 胸外转移引起 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头痛、恶心、呕吐及精神状态异常、癫痫发作等。 转移至骨骼:骨痛和病理性骨折。 转移至腹部:转移至胰腺,有胰腺炎症状或阻塞性黄疸;转移至为胃肠道、肾上腺、腹膜后淋巴结,多无症状。 转移至淋巴结:右锁骨上窝坚硬固定的无痛性淋巴结,逐渐增多、增大并可融合。 临床表现 非转移性胸外表现 (也称为副癌综合征)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男性乳房发育和增生性骨关节病。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引起Cushing综合征。 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神经肌肉综合征。 高钙血症。 类癌综合征。 其他。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病史:如长期吸烟等。 临床症状、体征。 胸部影像学(胸部增强CT/PET-CT等) 病理活检——确诊依据。 诊断 分期(TNM分期): 原发肿瘤大小、有无侵犯临近组织和器官(T)。 有无淋巴结转移(N)。 有无远处转移(M)。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胸部CT检查。 磁共振(MRI)检查。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SP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 痰脱落细胞检查。 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镜下肺活检。 纵隔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 开胸肺活检。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诊断 左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 左侧肺门区肿块,呈分叶状。邻近左上肺内见片状模糊阴影。 右上肺中央型肺癌 右上肺前段肺门区内有一较大的不规则肿块,边界呈分叶状,右侧肺门淋巴结、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与原发灶融合成大片状,增强后肿物不均匀强化。右上肺前段支气管截断。 右肺周围型肺癌 右中肺野内见一肿块影,密度不均,呈分叶状 右上肺周围型肺癌 右肺上叶尖段可见一类圆形结节,大小约20mm×9mm,边缘清楚,可见较多“毛刺”。 肺泡细胞癌(弥漫型) 左侧中下肺野、右侧下肺野弥漫分布斑点状、小片状模糊阴影,左肺门增大。 肺泡细胞癌(弥漫型) 两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小结节,边界清楚,部分融合。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治疗手段: 外科手术治疗。 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放疗。 对症支持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 中医药治疗。 治疗原则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小细胞肺癌:常规不推荐手术治疗,以化疗为主酌情辅以同步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Ⅰa、Ⅰb、Ⅱa、Ⅱb及部分Ⅲa期:手术。 Ⅲb及Ⅳ期,PS评分良好: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Ⅲb及Ⅳ期,PS评分差: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Ⅲb及Ⅳ期,EGFR基因突变阳性:分子靶向治疗。 治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