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穿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 【赏析】 这篇文章论述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这篇文章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因为人皆有羞恶之心,知道“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应该做到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同时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而“失其本心”。 1.分析本文严密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和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细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具体段落看,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肯定齐宣王不忍见牛发抖是仁心的表现,指出这是实行王道的基础。 第二部分(“王说”至“然后快于心与”):批评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非“不能”,并启发他应推广仁心。 第三部分(“王曰:‘否,吾何快于是?’”至“孰能御之”):说明用武力称霸是靠不住的,只有发政施仁方能称霸。 第四部分(“王曰:‘吾惛’”到最后):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3.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表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常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使文章形成参差错落之美,读起来声调铿锵,富于音乐之美;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雄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采斐然,行而远矣。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在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驭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这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一组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2.5.4《三角形的内切圆》.ppt
-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
-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3.3《三视图》.ppt
- 2016春湘教版数学九下2.2《圆心角、圆周角》.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6.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7.1《正切》.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7.2《正弦、余弦》.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7.4《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ppt
- 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7.5《解直角三角形》.ppt
- 2016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8课《我有一个梦想》.ppt
- 2016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新诗二首》(雨巷).ppt
-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爱丁堡监狱》.ppt
-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ppt
-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2课《不证自明的话》.ppt
-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2课《晁错》.ppt
-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寄》.ppt
- 2016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二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ppt
- 2016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二课第2框《追求自我新形象》.ppt
- 2016鲁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Lesson 1 We 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