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以及对策
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和对策;恶性心律失常——可致命性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
恶性心律失常;△窦性恶性心律失常
●频发窦性停搏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白昼心率40/分)
●频发Ⅱ○ Ⅱ型窦房阻滞
上述伴频发≥2.5-3.0 S间隙
△房性恶性心律失常
●极快心室率房颤或房扑(率室>180-200/分)
●W-P-W伴房颤
●紊乱性房速
●心房静止
●严重快慢综合症
;△室性恶性心律失常
●心室率>230/分单形室速
●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
●室速伴血液???力学障碍、晕厥
●多形性(含扭转性)室速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 其他恶性心律失常
●完全性或几乎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点下移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策略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室性早搏:折返性、自律性、并行心律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颤动
●室性逸搏、逸搏心律
●心室停搏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发生率高
●预后意义跨度大:心悸—猝死
●危险分层缺乏界定指南
●临床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进展缓慢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LOWN氏分级:(70年代初)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早搏<30/h
Ⅱ级——早搏≥30/h
Ⅲ级——多型性室早
Ⅳa级——连发室早
Ⅳb级—— ≥3个连发室早
Ⅴ级 —— RonT;;●危险分层方法
从心律失常种类、心电图形、发作持续时间、有无器质性心脏病、预后等方面分类均不能函盖室性心律失常的所有特点。
确定器质性心脏病——有or无
评价心功能状态 ——↓or正常
作为依据,结合心律失常图形和表现进行分层。
;●危险分层Ⅰ —据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分层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病史、查体、辅助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常无明显的“相关”症状
—室性早搏(偶发或频发,简单或复杂)、短阵非持续室速
—预后良好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MI、心肌病等)
—相关症状可有可无
—室早、非持续室速
—可能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MI、扩张型心肌病等)
—持续性室速
—无MI证据的室颤复苏成功者
—特发性室颤
—危及生命
; Morganroth统计复杂室早、室速资料;其中
良性(30%):猝死极少——心脏结 构、功能正常
潜恶性(65%):猝死危险↑ ——心脏结构、功能轻度异常,无血液动力学障碍
恶性(5%):猝死危险↑↑↑ ——心脏结构、功能异常+血液动力学障碍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危险度分层建议;DCM SCD危险性分层的建议;HCM SCD 危险分层建议;;●危险分层Ⅱ ——临床常见最危险表现
——心室率≥230 bpm
——伴低血压、晕厥、心功能不全
——多形性室速
——室速逐渐加速室速
——室扑和/或室颤(特发室颤、Brugada综合征 )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对策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无症状者——勿需治疗
*相关症状者——β阻滞剂、酌用抗心律失常药
*症状较重、药物无效的下述情况可考虑射频治疗:①室早>10000次/24h、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和 左室者
②特发性室速
*不能排除心脏病早期表现者,应注意随访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级预防
*治疗基础心脏病
*去除心律失常诱发因素
*改善心功能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否定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索他洛尔、多非利特
;Meda 分析:13个临床试验6500例患者,胺碘酮可减少13%的总死亡率。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室早↓,猝死与总死亡率-或↑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室早↓,猝死与总死亡率↓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
*基础心脏病和诱因治疗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电复律+其他复苏措施
除颤一次不成功+肾上腺素、加压素等
再次除颤不成功+胺碘酮(次选利多卡因)
再次除颤复律
胺碘酮可改善电治疗效果,有报道利多卡因可升高除颤阈值。;*ICD适应症
——非可逆因素室速/室颤复苏者
——自发性持续性室速
——晕厥史,电生理诱发持续性VT/VF,
药物无效或不耐受者
——冠心病左功能不全,非持续VT,电生理诱发
出持续VT、室颤,药物无效者。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Ⅰ类药物:
IMPACT试验(美西律)、CAST试验、(氟卡尼、因卡尼、莫雷西嗪)结果示:
室性早搏明显减少以至消除,而死亡率↑。;Ⅱ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