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范本.doc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文档 PAGE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专业整理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 见证取样员手册 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2007.5 前 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实行见证取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完善见证取样检测制度,提高市政工程实体质量,我们组织编制了《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为方便见证取样员工作,本手册依据现行国家关于建设工程检测的标准和规范,对其中涉及市政工程常规检测项目的检测依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结果判定等内容进行了选择和编排。本手册第一章简要阐述了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求。第二章的内容是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取样方法。涉及道路、排水、桥梁、隧道等专业工程的检测取样,则在第三、四、五、六章分列。第七章所述是市政工程工序部位常用的质量评定方法。以上内容,都是见证取样员必须掌握的。对于每个检测项的具体检测方法,请查阅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和规程。 由于编写时间较短,加上水平所限,难免有错漏之处。见证取样员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今后修订和完善。 本手册版权及解释权属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手册主要编写人:蒋伍林 徐一心 梁东波 朱庆红 江 宏 汪世勇 张迎霞 参加本手册编写人员:王益光 吴会平 陈世钟 张绪光 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零零七年五月 目 次 TOC \o 1-3 \h \z \u 1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5 1.1 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定义 5 1.2 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5 1.3 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范围 7 1.4 见证取样和送检的程序 7 1.5 见证人员 8 2 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取样及评定 14 2.1 回填用土(或砂) 14 2.2 石 灰 15 2.3 水 泥 16 2.4 粉煤灰 18 2.5 集 料 19 2.6 混凝土用外加剂 27 2.7 钢 筋 27 2.8 路用沥青与乳化沥青 30 2.9 砌筑用砖 33 2.10 岩石类 35 2.11小型预制构件 36 3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的取样及评定 38 3.1 土方和路基 38 3.2 基层 42 3.3 沥青混凝土面层 45 3.4 水泥混凝土面层 49 4排水工程质量检验的取样和评定 51 4.1 原材料、半成品 51 4.2 管道、箱涵 59 4.3 构筑物 63 5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取样及评定 66 5.1 地基基础 66 5.2 混凝土性能试验 70 5.3 结构混凝土 78 5.4 预制构件 83 5.5 桥梁上部结构 87 5.6 钢结构 95 6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取样及评定 106 6.1 明挖法(深基坑)施工 106 6.2 喷锚暗挖法施工 108 6.3 盾构掘进法施工 110 6.4 隧道结构防水材料 111 7 市政工程工序部位常用质量评定方法 112 7.1 路基、基层、沥青面层压实度质量评定 112 7.2.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114 7.3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15 7.4.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15 7.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16 7.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弯拉)强度评定 117 7.7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118 7.8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19 附录1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122 附录2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123 附录3 桥梁用结构钢钢材的力学及工艺性能要求 124 附录4 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125 1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1.1 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定义 1.1.1 什么是见证取样和送检?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这是迄今为止,对“见”证取样和送检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定义。 1.2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1.2.1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形成 国家提出工程质量检测取样和送检实行见证制度,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