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验单1 化验File0006.PDF单2 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三常规 血沉、出凝血时间 肝功、乙肝系列 肾功、电解质 血糖、血脂 风湿三项 HLB-27 血常规(共22项) 白细胞 淋巴细胞比率 红细胞 中间细胞比率 血红蛋白 中性细胞比率 红细胞压积 淋巴细胞 血小板 中间细胞 血小板压积 中性细胞 MCV 嗜酸性粒细胞 MCH MCHC 红细胞平均宽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 血小板平均宽度 白细胞(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儿童:(11.0—12.0) ×109/L 白细胞升高: 临床意义:见于发热、各种炎症、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白血病、出血、溶血等) 白细胞总数11 ×109/L时,应根据白细胞分类结果分析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查找感染原因。 白细胞总数30×109/L,提示患者有白血病的可能,应做进一步骨髓检查。 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类 粒细胞系统: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系统 白细胞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布氏杆菌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长期受X光照射、长期接触苯类的化学药品。 此外,药物过敏、应用磺胺类药物、解热剂、抗甲状腺剂、以及长期使用抗肿瘤药物、氯霉素等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在临床上白细胞 0.5×109/L,病人处于极易感染的状态。 白细胞3.0 ×109/L时为粒细胞缺乏症,应做白细胞分类计数,并检查病人的用药情况。 白细胞生理性增高 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 ×109/L ,个别可高达30 ×109/L 2、日间变化 静止活动 早晨下午 3、妊娠和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高,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17) ×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 ×109/L,分娩后2-5天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色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的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4、疼痛、剧烈运动、严寒都可出现一过性增高。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 急性感染,如各种炎症: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等。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心肌梗死与心绞痛、肺梗死、肝脾破裂、宫外孕、急性溶血反应。 中毒:急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 某些血液病:急慢性血液病和淋巴瘤等。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 某些感染 ,如伤寒、 副伤寒、 麻疹、流感 某些血液病 ,如再障 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 长期使用氯霉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 脾功能亢进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如门脉性肝硬化 淋巴细胞增高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单、百日咳 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 肾移植术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 单核细胞增高(中间细胞) 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 疟疾、 黑热病、 恶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某些血液病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 药物过敏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紫癜 皮肤病,如湿疹、 牛皮癣 、剥脱性皮炎 某些寄生虫病,如钩虫感染、蛔虫感染 某些血液病,如慢粒、 恶性淋巴肉瘤 、霍奇金病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RBC)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 × 1012/L 初生儿:(6.0-7.0) × 1012/L 红细胞生理性变化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精神因素,如感情冲动 、兴奋、恐惧 、冷水刺激 剧烈的体力劳动 气压低时 生理性贫血 红细胞病理性增高 相对性增多: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大面积烧伤 绝对性增多:慢性肺心病及某些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氏四联征) 红细胞病理性减少 缺乏造血物质 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监理单位项目部应建立的台账及范本.docx
- 菌落总数测定原始记录 .pdf VIP
- 题西林壁.ppt VIP
- 比利时国家介绍PPT.pptx VIP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七讲 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ptx VIP
- 工作证明模板(5套).docx VIP
- 28例脑卒中后留置尿管患者未采用膀胱冲洗的循证护理实践.pdf VIP
- 2021国家注册质量经理(CMQ)-中国质量协会注册质量经理考试(三)(精选试题).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7第七讲 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2024)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