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缺铁贫.ppt

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缺铁贫.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 造血功能衰竭,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等。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各类白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明显,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减少。 骨髓象:涂片脂肪滴增多。有核细胞增生减低,造血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加 急性再障血象 急性再障骨髓象 急性再障骨髓象 慢性再障血象 慢性再障骨髓象 慢性再障骨髓象 慢性再障骨髓象 今日细胞形态考核安排 IDA血象 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外周血) IDA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降低。 中、晚幼红细胞明显增多 核质发育不平衡——“核老质幼” 提示性诊断 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 浆幼核老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中、晚幼红细胞明显增多(体积小,胞质少着色偏蓝,边缘不整) 核质发育不平衡——“核老质幼” 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 幼红细胞内未见铁颗粒,即细胞内铁阴性。 骨髓铁染色 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蛋白 (储存铁) (SF) 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的三价铁)(SI) 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的总量)(TIBC)↑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 ↓ ↓ IDA 铁的检查: IDA的诊断 血象+骨髓象+铁代谢检查 作业 红细胞渗透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分析 描述AA的血象、骨髓象特点 IDA的血象、骨髓象、铁代谢特点 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注射器针头不要对着同学。 用完注射器与血标本统一放红色盆中。 注意: 请认真阅读实验报告本封面背面实验须知并签名! 在每一次报告题目页写上日期 报告情况反馈一:骨髓报告 1、基本资料不全 2、数据没填满(有核细胞数、粒红比) 3、骨髓取材、涂片、染色综合分析判断良好、尚可、欠佳 4、增生程度与粒红比概念混淆 5、表中数据与描述不合 6、描述不全:如粒系增生情况、以哪个阶段增生为主、形态是否正常、如何异常 7、意见空?如何给意见?(与正常骨髓象比较判断是否有异常、怀疑是哪一疾病,翻书骨髓象是否符合?) 请将骨髓报告贴在实验报告本最后一页 诊断类型 骨髓象 临床表现 临床疾病 肯定性诊断 细胞学典型特征 症状典型 白血病、MM、巨贫、转移癌、戈谢、尼曼-匹克病 提示性诊断 细胞学特异,不典型 符合疾病症状 IDA、AA 符合性诊断 细胞学不特异,可解释临床 符合疾病症状 HA、脾亢 可疑性诊断 少量病理细胞 不典型 MDS 排除性 细胞学不支持 怀疑某血液病 ITP 形态学描写 有细胞学改变 ———————— 报告情况反馈二:细胞化学染色 抽查二班情况: 1、部分思考题没做 2、酶酶染色漏做(重点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3、部分没有结果 表扬:描绘示教结果,非常好 11楼形态室:A1、A2、A3、A4分批进实验室。 12楼形态室:A5、A6、A7、A8分批进实验室。 听通知叫号! 注意在试卷上填考试批次(每一批细胞都不一样) 细胞名称写法:全称(如原始红细胞、中性中幼粒、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实验一 红系、粒系、巨核系正常形态 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缺铁贫) 原理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S/V,愈大,红细胞抵抗力愈大,脆性降低; S/V,愈小,红细胞抵抗力愈小,脆性增加 操作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g/L (1%)NaCl (ml)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蒸馏水(ml)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NaCl 终浓度g/L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混匀! 针头斜面向上,平放在试管口,仔细推动注射器,向每管中加入1滴血(勿沿管壁),轻轻颠倒混匀 室温静置2小时 操作 操作 结果判断:从高浓度开始,上层溶液开始出现透明红色者为开始溶血管,溶液为透明红色且管底红细胞完全消失者为完全溶血管。 注意事项 NaCl必须干燥,准确称量,用前新配。 器具干燥,以免溶血。 血液直接滴入液体中,不能沿管壁流入。轻轻摇匀。 黄疸患者开始溶血不易观察,重度贫血患者红细胞太少,可用肝素抗凝血以等渗盐水洗涤红细胞后,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