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3.城市化的意义 * * * * * * * * * * * * * * 人民路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五马街 阅读课文,回答:城市化概念、标志 1、概念: 人口和产业活动 乡村 在空间上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一、城市化 2、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 发生城市化 ,是什么发展的结果?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影响 产业 说说三大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其他特点 水平 速度 起步 城市化 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不同特点: 早 晚 慢 快 高 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逆城市化现象 大城市郊区的别墅群 城市 人口(万) 1.东京(日本)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1750 4.孟买(印度) 1740 5.纽约(美国) 1650 6.上海(中国) 1400 7.洛山矶(美国) 1300 8.拉各斯(尼日利亚) 1280 9.加尔各答(印度) 127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0 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为什么? 虚假城市化:南美洲国家最突出 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印尼 1、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原因? 起步阶段 震荡阶段 停滞阶段 快速阶段 建国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六七十年代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快速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 在城市建设方面 在人口流动方面 在产业结构变动方面 在城市化动力方面 在城市化速度方面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快,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内地流向沿海,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两者互为影响,关系尤为密切,工业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结合所学说说城市化的意义? (1)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 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 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影响 (4) 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 城市文化相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 右图表示两类国家的农村和城市人口,你能作出正确判断吗?说出你的理由? 比例(%) 城市人口(亿) 总人口(亿) 发展中国家 比例(%) 城市人口(亿) 总人口(亿) 发达国家 世界人口(亿) 2000年 1980年 1960年 年 份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起步、速度和水平等方面有何差异? 44 20 16 20 6 3 45 33 19 73 67 45 11 8 5 15 12 11 60 45 30 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第二、三产业 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工业生产 农业人口到煤铁产地从事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在煤铁产地出现城市 城市化 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 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 蒸汽动力代替水力 科技发展 20世纪5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18世纪60年代 开始时间 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 190万 不足50万 20多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版音标教学.ppt VIP
-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郭继鸿.ppt VIP
- 风电场风电机组调试方案.docx
- 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口算题(每页100题).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课件(406张精美PPT).docx VIP
- 第四单元+疾病预防与安全应急《定期体检,预防常见病》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2024年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中国地图(行政区空白填空).doc VIP
- 2023年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