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師方面: 促進高小和初中教師的溝通和協作 學生方面: 邀請中學生到小學分享學習心得 小學生也可到中學參與課堂,體會課堂學習的要求 舉辦交流學習活動,讓中、小學生有機會透過合作促進學習 2. 建立學校網絡,強化溝通與合作 例子一 嘉諾撒小學及樂善堂余近卿中學透過互相評課,深入了解雙方的教學模式和經驗,進一步調較雙方教學步伐,促進銜接。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25/ 8/ 2011 334新學制為中小學銜接帶來的啟迪 例子二:中小學進行教師專業發展交流 小學老師給我們的回饋 1 2 課程銜接的五個向度 課程內容及取向的銜接(包括課本/教材) 教學策略的銜接 家課及評估的銜接 學校生活的銜接 教師的專業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範疇 初中綜合人文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特徵 銜接策略 學與教策略1 識別議題背後的價值取向及存在的價值矛盾,建立個人的價值體系,作為反思的依據 利用開放式題目鼓勵學生建立個人的看法 給予學生協作學習的機會,包括聆聽及發表意見,以掌握不同的觀點,建立客觀的態度 例1: 「有人認為本港家長要養育一名子女至大學畢業成材,所需的教育及日常總開支達必定不少於三百三十五萬元。」你同意這句話嗎?為什麼? 例2:參考資料一及課堂所學,你贊成在中學全面推行小班教學嗎?為什麼? 試分組討論,然後建議社會上各持分者一些有效方法以回應傳媒的問題。 持分者 建議方法 方法的優點 能解決甚麼問題 例:小組討論及匯報:持分者的回應 範疇 初中綜合人文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特徵 銜接策略 學與教策略 2 透過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利用探究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建立思考的角度,作出具識見的決定 多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有策略地鋪陳教學步驟,減少直接教授,多提供機會讓學生發揮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多利用思維工具促進學生的思考 範疇 初中綜合人文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特徵 銜接策略 學與教策略3 運用相關及有理的例子,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 利用寫作活動協 助學生有系統地 組織看法及完整 地表達意見 人文學科題目:你認為愈來愈多新移民來港定居,對香港產生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較多? 引言(回應題目 / 立場) 我認為愈來愈多新移民來港定居,對香港產生較多的正面 / 負面的影響。我會在以下的內容作出解釋。 內容段1(哪方面的影響 + 解釋 / 具體例子) 內容段2(哪方面的影響 + 解釋 / 具體例子) 通識科題目:你是否同意「港府應推行徵收廢 物處理費」?參與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提問動詞 關鍵名詞 作答要求 是否同意 徵收廢物處理費 表明立場 正反論述 徵收廢物處理 費的特質 段1:回應題目,表明立 場,同意/不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2:主題句 + 解釋論點 + 扣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範疇 初中綜合人文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特徵 銜接策略 學與教策略4 核心課程:須照顧多元學習的需要 提供適切的提示,協助學生學習或完成習作 透過具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 小學 (小一至小六) 常識科 中學 (中一至中三) 科學科 中學 (中四至中六) 生物科 化學科 物理科 組合科學科 綜合科學科 科學探究 生命與生活 物料世界 能量與變化 地球與太空 科學、科技與社會 科學學習領域科目及學習範疇 科學教育學習範疇 課程發展議會, 2002 各階段的學習目標 – 科學探究 小一至小六 中一至中三 中四至中六 計畫及進行在熟悉 環境中的簡單探究 記錄及討論觀察 結果並作出簡單 解釋 提出假說並 設計用以驗證 假說的方法 計畫及進行科學 探究 評估試驗 是否公平,並根 據試驗結果作結論 為特定目的選擇及 運用適當的探究 方法 計畫及進行科學 實驗以解決問題 蒐集資料、得出 結論,從而作出 決定 初中科學 著重培育學生具備以下的科學能力 懂得如何取證 學會進行定量分析 (公平測試) 運用邏輯推理 創意 懂得作出決定和解決問題 「科學原理」 疑點?疑問? 證據 結論 觀察 提問 假設 設計/進行 探究 資料搜集/ 演繹 科學探究過程 與日常生活上進行不同的觀察 與日常生活上進行不同的觀察 科學探究 ? 實驗 資料來源 一手資料-實驗數據 二手資料 科學文獻 書本 專家意見 互聯網 … 科普文章閱讀 / 剪報提供機會多留意生活事,從而學會發問 科普文章閱讀 / 剪報提供機會多留意生活事,從而學會發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