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醛和酮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醛、酮化学性质的认识,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教学重点] 醛、酮的化学性质,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教学难点]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碘仿试验和醛、酮的区别。
[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言] 今天的实验内容是:醛和酮的性质,要求大家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讲述] 1.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1)2, 4-二硝基苯肼试验:析出的结晶一般为黄色、橙色或橙红色;非共轭的醛酮生成黄色沉淀,如甲醛、乙醛、丙酮;共轭的醛酮生成橙红色沉淀,如苯甲醛;含长共轭链的羰基化合物则生成红色沉淀,如二苯酮。
样品: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二苯酮[1]
(2)与饱和NaHSO3溶液加成
醛、脂肪族甲基酮及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磺酸钠。反应生成的?-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因而析出白色结晶。?-羟基磺酸钠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分解为原来的醛和酮。因此,上述反应常用来分离和提纯醛和某些酮。
样品:乙醛、丙酮[2]、苯甲醛、环己酮
[讲述] 2. 醛、酮??H的活泼性—碘仿试验
醛酮的?-H易被卤素取代,特别在碱性溶液中,反应进行得很顺利,其反应机理是碱先夺取?-H,生成烯醇负离子,卤素再对碳碳双键加成而生成?-卤代醛酮,经水解得到卤仿。
样品:乙醛、丙酮、乙醇[3]、异丙醇、1-丁醇
[讲述] 3. 醛酮的区别:
(1)Schiff试验:
①品红醛试剂与醛类作用后反应液显紫红色,试样中含醛或其它与二氧化硫作用的物质,都会使品红醛试剂显紫红色;②甲基酮如丙酮可与二氧化硫作用故它与Schiff试剂接触后可使试剂脱去亚硫酸,反应液出现品红的桃红色;③加入大量无机酸,将使醛类与Schiff试剂的作用物分解而褪色;只有甲醛和Schiff试剂的作用物在强酸存在下不褪色,据此可鉴别甲醛和其它的醛类。
样品: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苯乙酮
(2)Tollen试验[4]:
样品:甲醛、乙醛、丙酮、苯乙酮
(3)Fehling试验:可以区别脂肪醛和芳香醛。Fehling试剂现配现用。
样品: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
(4)铬酸试验:
样品:甲醛、丙酮、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
[讲述] 【注释】
1. 取用2,4-二硝基苯肼时要小心。二苯酮用尽量少的乙醇溶解,若室温不高需加热。
2. 与饱和NaHSO3溶液加成反应,一般样品取6-8滴,丙酮需要多些,约12-15滴。乙醛的反应速度最慢,放置后在界面上有细小结晶。摩擦试管壁利于观察现象。
3. 乙醇和异丙醇反应较慢,需要加热至50
4. 试管要洁净,用蒸馏水洗净。加入样品和Tollen试剂后,需静置不动,等待生成光亮的银镜。配制Tollen试剂:3 mLAgNO3中加1滴10%NaOH,不振荡。再滴加2%氨水至恰好澄清。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将生成雷酸银,受热后将引起爆炸,试剂本身还将失去灵敏性;氨水加入不足,部分氧化银没有生成配合物,溶液中会有悬浮的氧化银。Tollen试剂久置后将析出黑色氮化银沉淀,它受震动时分解,发生猛烈爆炸,有时潮湿的氮化银也能引起爆炸,因此Tollen试剂必须现用现配,银镜反应结束后即用稀HNO3分解。
[布置作业] P.174 第2,3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