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简单托架应力分析
1 引言
简单托架属于桁架,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将桁架进行了简化,认为桁架中的所有杆件均为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二力直杆。为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通过实验测量杆件的应变,根据测得的应变计算出杆件的应力,再利用ANSYS软件计算出托架中杆件的应力,将实验结果、ANSYS软件计算的结果均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2实验方案
2.1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帖的技巧
2)了解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
3)掌握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4)探讨和验证简单托架轴向拉压杆的应力分布规律;
5)探讨考虑自重情况下简单托架的应力分布规律。
2.2实验仪器和设备
简单托架、电阻应变片、加载重物、YJ—4501A静态数字应变仪
2.3实验原理和方法
实体模型以及简化的力学模型 简化的力学模型
Ⅰ
Ⅰ杆
Ⅱ
Ⅱ杆
图2 简单托架的计算模型
图2 简单托架的计算模型
图1简单托架的模型
各杆材料参数: 两杆材料相同,材料弹性模量E=200GPa
杆件号
长度(cm)
横截面形状
截面参数
Ⅰ
25
矩形
b=0.02m h=0.025m
Ⅱ
28.4
圆形
R=0.01m
表1各杆材料以及几何形状和尺寸
图 3贴片方案
图 3贴片方案
贴片方案
Ⅰ杆在中间截面从上表面开始逆时针编号,1、2、3、4、5
Ⅱ杆也在中间截面从上表面按逆时针编号,依次是:6、7、8
用电阻应变仪测得各杆的应变,然后计算出各杆的应力,最后计算出各杆的轴力。
4) 测量方法 单臂(多点)半桥测量
a.采用半桥接线法。将梁上10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背面1~10通道的接线柱A、B上,补偿块上的应变片接在接线柱B、C上(见图4)。
b.载荷为零时,按顺序将应变仪每个通道的初始显示应变置零,然后按每级10千克逐级加载至60千克,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变读数。
图5电桥多点接线原理 图4应变仪上多点测量接法
加载方法
对托架进行集中加载。见图1。实验测量中采用逐级加载的方法。
实验原理
在载荷的作用下,托架的各杆都受到轴向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贴片方案如图3所示。测量出在载荷作用下各应变片的应变,由胡克定律,,计算出各杆的应力。
根据理论力学中对桁架的假设,又可以通过图2计算出加载中,各杆的轴力,根据材料力学对轴向拉压杆件应力分布规律的假设,可以计算处各杆的应力,将计算出的应力作为理论值。最后可以将理论计算值和实验量测值进行比较。
三 数据处理:
3.1实验数据表:
表2 I杆各测点应变以及差应变表
测点
1
2
3
4
5
应变
测量值(10-6)
差应变值(10-6)
测量值(10-6)
差应变值
(10-6)
测量值
(10-6)
差应变值
10-6)
测量值
(10-6)
差应变值
(10-6)
测量值
(10-6)
差应变 值
(10-6)
实
验
一
10( kg)
0.000
0.000
-1.000
-2.000
0.000
20( kg)
0.000
0
0.000
0
0.000
1
0.000
2
2.000
2
30( kg)
3.000
3
2.000
0
2.000
2
1.000
1
3.000
1
40( kg)
4.000
1
0.000
-2
5.000
3
7.000
6
6.000
3
50( kg)
0.000
-4
3.000
3
7.000
2
8.000
1
7.000
1
60( kg)
6.000
6
6.000
3
7.000
0
7.000
-1
5.000
-2
实
验
二
10( kg)
2.000
2.000
1.000
2.000
2.000
20( kg)
4.000
2
3.000
1
3.000
2
4.000
2
3.000
1
30( kg)
6.000
2
5.000
2
5.000
2
6.000
2
6.000
3
40( kg)
8.000
2
7.000
2
7.000
2
6.000
0
6.000
0
50( kg)
60( kg)
10.000
2
10.000
3
9.000
2
8.000
2
8.000
2
12.000
2
12.000
2
12.000
3
1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