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心理学培训课件P.ppt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管理心理学 只要给我一个站立的地方和支撑点,还有一根够长的木棒,我就能移动地球。 古希腊物理学家 安全管理 的关键点 key point 宇宙万物、春夏秋冬都有其规律,掌握规律,事半功倍。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key point,抓住它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 安全情况分析? 安全决策? 安全组织? 安全协调? 安全教育? 安全监察? 安全惩罚? 执行? 安全管理的关键点 人 统计学依据:管理重心是人不是物? 研究表明,新工人在工作第一天平均有77项细小的不安全行为(错误),在工作第六天下降到3项左右。 新员工 6次/1000小时 3.5次/1000小时 无明显变化 5个月后 5年中 事故率 塞尔斯特(R.H.Zelst)调查 安全管理心理学定义: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研究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安全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安全管理工作,调动人的能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安全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研究任务: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安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课程内容 一、人的心理与安全 二、事故与人的心理 三、组织管理与安全心理 四、事故创伤的心理救援 一、人的心理与安全 人的心理活动形式 德国心理学家莱文(K.Lewin)提出: 人就是一个场,“包括个人和他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LSP)”,行为由这个场决定—— B(行为)=f【P(人),E(环境)】 =f(LSP) 拉姆西(M.J.Ram sey)事故顺序模型 暴露在危险的环境 否 觉察到危险 认识到危险 避免决定 避免能力 .....................感知 ....................信息处理 ....................态度、行为类型 人体解剖、生理特点、生物力学、运动技巧 不发生事故 偶然因素 偶然因素 事故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 1、感知与安全 2、注意力与安全 3、情感与安全 4、意志与安全 5、气质类型与安全 6、人体生物三节律 7、性格与安全 1、感知与安全 感觉: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应,如光亮、颜色、气味、硬度等。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应,如机器的外观大小等。 人们对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求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思维 感觉(信息输入) 判断(信息加工处理) 行为(反应) “人失误”模型 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指出:人的失误是“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回答一个外界刺激”。 (1)感觉(信息输入)过程失误 类型 诱引效应 滞后效应 判断失误 知觉缺陷 信息歪曲和遗漏 错觉 原因 信号缺失 认知缺乏,环境干扰 自身能力,信号不清晰 近视、色盲、听力障碍 信息量过大,信息不完整或混乱 环境、事物特征、生理、心理 (2)判断过程失误 类型 遗忘和记忆错误 联络确认不充分 分析推理失误 决策失误 原因 暂时失忆、过程中断的遗忘(外界干扰) 联络方式不完善、信息实施不明确、表达内容不全面。接受者理解错误 主观经验、心理定势影响,紧张 延误决定时间、决定缺乏灵活 (3)行为(反应)过程失误 类型 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 反射行为而忘记危险 操作方向和调整失误 工具或作业对象选择错误 疲劳状态下的失误 异常状态下的失误 2、注意力与安全 我当时没注意! 状态等级 意识状态 注意的作用 生理状态 0 无意识,失神 0 睡眠,脑病发作 1 正常以下,恍惚 迟钝 疲劳、单调、困意、醉酒 2 正常,轻松 被动 安静起居,休息、常规作业 3 正常,明快 主动,前方注意范围广 积极活动 4 超正常,激动 判断停顿,凝集一点 紧急防卫反应、慌张、恐惧 单纯依靠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作为抓好安全工作的主要杠杆是不科学的: ① 人从生理上、心理上不可能始终集中注意力于一点; ② 不注意的发生是必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不可避免。不注意就存在于注意之中。 ③ 自动化程度越高,监视仪表等工作人员容易发生不注意。 不注意存在于注意之中 注意力测试 11 18 24 12 5 23 4 8 22 16 17 6 13 3 9 10 15 25 7 1 21 2 19 14 20 测量时,要求被测者用鼠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