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产业结构同构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同构问题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同构问题逐渐突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和研究。中国的区域产业同构化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同构的内涵持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内涵入手,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现状研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产生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产业同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同构;结构相似系数;经济体制   一、区域产业同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产业同构问题提出,并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年的结构问题和区域问题之一,更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看,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我国存在趋同问题,“区域产业同构”似乎已是事实,并且不加辨别的被赋予负面的价值判断。那么,中国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存在同构化现象呢?产业同构问题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对策?   1.区域产业同构的内涵   “区域产业同构”在相关的文献中又被称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或“区域产业相似”。国内学者在对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定义时有着不同的观点。   孙爱华(2006)[1]认为,区域产业同构是指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连续出现和增长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的趋势,主要是从空间角度体现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实际中这种现象大部分表现为:地区脱离本地真实条件和比较优势,没有地区间产业的合理分工,追求完美的工业体系,进而导致区域间结构差别渐渐缩小,产业不能突出地域特点。   赵伟峰(2006)[2]认为,区域产业同构化仅存于各地区工业结构中,即“第二产业内部各部门构成形式、比例相似或相同,而不是指地区农轻重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其主要表现为:各省市工业产值结构偏差较小;工业产品类型单一,集中度较低;企业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   李松岭、李娜(2010)[3]认为,建构在资源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很有可能出现同构现象,我们称之为产业同构现象。一个区域内若出现产业同构情况,就意味着域内的子区域采用相似的资源,生产出品质、品种类似的产品,进而形成恶性竞争。   黄忠平、许英鹏(2010)[4]认为,产业同构是指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相同倾向性,地区间在选择主导产业的、确定产业组织规模和技术水平以及安排产品结构等方面的相同现象。   刘富朝、袁锋、武友德(2010)[5]认为,本质而言产业同构是区域间构成产业结构体系的各类产业子体系在结构比例、数量特征、产业关联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相似特征的产业结构现象。   2.区域产业同构的现状   (1)国外学者对产业同构的研究   产业同构的研究始于197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运用结构相似系数对各国经济结构相似度的测算。   Alwyn Young[6]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他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通过比较中国各省区的GDP结构和制造业的产出结构,发现各省区产业结果比较相似,认为地方政府为了巩固既得利益,鼓励当地发展利润高的企业,造成贸易壁垒,违背资源配置的规律,造成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受到削弱,从而导致产业趋同。   法国经济学家Sandra Poncett[7]对中国国内贸易壁垒的演进研究,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处于严重分割的状态,他的研究表明中国国内各地区由于垄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年份逐渐增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口关税在一直下降,但省区间的贸易壁垒始终在增加,中国各省国际一体化伴随的是国内市场的瓦解。   Barry Naughton[8]通过计算中国各省区1987年和1992年投入产出表得出,中国省际贸易没有下降而是大大增强了,进而表明中国并不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2)国内学者对产业同构的研究   对于我国是否存在区域产业同构问题,不同的学者根据选取的指标、产业的分类标准、采用的数据和分析的角度,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甚至是相反的。目前从综合的文献看,大部分还是认为中国存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梁琦计算了1997年和2001年我国制造业的区域分工指数和变化率,比较了美国、欧盟,得出尽管我国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一直在加深,但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还是不平衡。   陈耀根据我国1980-1994年间选取了6个年度的30个省区近40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以我国工业总产值的部门结构作为标准结构,计算各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得出1998年前省区结构没有出现严重趋同化,1984年至1994年之间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显著下降。   王永峰、华怡婷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环渤海地区省市间在工业内部和主要工业品上相似水平比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