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差分方程的Z域解
序言
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差分方程。求解差分方程是我们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
求解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有两种方法:
时域方法——第七章中介绍,烦琐
z变换方法
差分方程经z变换→代数方程;
可以将时域卷积→频域(z域)乘积;
部分分式分解后将求解过程变为查表;
求解过程自动包含了初始状态(相当于0-的条件)。
一.应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步骤
一.步骤
(1)对差分方程进行单边z变换( 移位性质 );
(2)由z变换方程求出响应Y(z) ;
(3) 求Y(z) 的反变换,得到y(n) 。
例8-7-1(原教材例7-10(2))
解:
方程两端取z变换
例8-7-2
已知系统框图
列出系统的差分方程。
求系统的响应 y(n)。
解:
(1) 列差分方程,从加法器入手
(2)
(3)差分方程两端取z变换,利用右移位性质
a.由激励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即
零状态响应为
b.由储能引起的零输入响应
即
零输入响应为
c.整理(1)式得全响应
注意
验证 由方程解y(n)表达式可以得出y(0)=0, y(1)=0,和已知条件一致。
或
二.差分方程响应y(n)的起始点确定
全响应y(n)根据输入信号加上的时刻定
对因果系统y(n)不可能出现在x(n)之前
观察Y(z)分子分母的幂次
分母高于分子的次数是响应的起点
三.差分方程解的验证
系统函数
单位样值响应与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确定单位样值响应
稳定性
因果性
单位样值响应与系统函数
1.定义
2. ? h ( n ) 和 H ( z ) 为一对 z 变换对
1.定义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一般形式为
上式两边取z变换得
激励为因果序列
系统处于零状态
只与系统的差分方程的系数、结构有关,描述了系统的特性。
2. h(n)和H(z)为一对z变换
●
●
●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例8-8-1
已知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解:
在零状态条件下,对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z变换
则
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二.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1.由零极点分布确定单位样值响应
2.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3.系统的因果性
1.由零极点分布确定单位样值响应
展成部分分式:(假设无重根)
的极点,可以是不同的实数或共轭复数,
决定了 的特性。其规律可能是指数衰减、上升,
或为减幅、增幅、等幅振荡。
:与H(z)的零点、极点分布都有关。
极点位置与h(n)形状的关系
利用z~s平面的映射关系
s
s平面
z平面
极点位置
h(t)特点
极点位置
h(n)特点
虚轴上
等幅
单位圆上
等幅
原点时
左半平面
衰减
单位圆内
减幅
右半平面
增幅
单位圆外
增幅
2.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1)定义:
对于稳定系统,只要输入是有界的,输出必
定是有界的(BIBO)。
(2)稳定性判据
判据1: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单位样值响应绝对可和。
判据2:对于因果系统,其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H(z)的全部极点应落在单位圆之内。即收敛域应包括单位圆在内: 。
(3)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稳定性的比较
?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极点
H(s)的极点全部在左半平面
H(z)的极点全部在单位圆内
收敛域
含虚轴的右半平面
含单位圆的圆外
临界稳定的极点
沿虚轴
?
3.系统的因果性
输出不超前于输入
系统因果性的判断方法:
z域: 收敛域在圆外
例8-8-2
下面方程所描述的系统是否为因果系统?
解:
输出未超前于输入,
所以是因果系统。
例8-8-3
解:
?从时域判断
因果系统
不稳定系统
?从z域判断
h(n)为右边序列,收敛域为圆外,为因果系统。
极点在单位圆上,收敛域不包括单位圆→不稳定(边界稳定)。
例8-8-4
LTI系统, ,判断因果性、稳定性。
①从时域判断: 不是因果系统
②从时域判断:
不稳定
③从z域判断:
收敛域 ,极点在处 ,
是非因果系统,极点在单位圆内也不稳定。
注意:对于因果系统,极点在单位圆内稳定。
三.补充
1.两个加法器情况下,列差分方程
例8-8-5系统框图如下,求H(z),h(n)。
方法:设中间序列w(n)
解:
列差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任务进度表.doc
- 省质检后高三地理复习方法探讨.ppt
- 看图纸V7.1(CADSeePlus)使用说明书-看图纸软件.pdf
- 看电影学管理2-销售培训组织.ppt
- 真空断路器的绝缘子.ppt
-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doc
- 眼科临床指南的摘要基准-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pdf
- 眼震电图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ppt
- 着底式深海天然气水合物钻采工具的科学问题与开发战略.pdf
- 瞬变电磁场资料的联合时-频分析解释.pdf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