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式体育教学理论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理解式體育教學理論介紹 壹、理解式體育(球類)教學理論 一、理解式球類教學源由 理解式球類教學於1960年代後期在英國的Loughborough大學興起,而理解式球類教學興起的源由,乃在觀察傳統以技能為主的體育教學中,發現了以下的現象(Bunker Thorpe, 1986): (一)學生喜歡遊戲和比賽,然而體育教學常常未能與真實的運動比賽情境結合,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高,也無法發揮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大部分學生的技能進步程度有限,而且得到很少成功的經驗。 (三)體育教學無法刺激學生思考,致使學生臨場比賽不知變通且缺乏做適當決定的能力,在活動進行時,常依賴教師和教練來做決定。 (四)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授課方式,讓資質高的學生未能一展所長、而能力低弱的學生敷衍了事,突顯出無法兼顧個別差異的問題。 (五)大多數的青少年在離開學校後,對運動規則、戰術與技巧的瞭解非常有限。 二、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 理解式球類教學轉變自技能取向教學或學科內容教學,而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在遊戲或比賽的情境中連結戰術與技能(Butler等,2003),理解式球類教學的教學階段主要包括六個部分,其教學模式如圖一所示 球類比賽 球類比賽 比賽賞識 戰術意識 做適當決定 做什麼?如何做? 學習者 技能執行 比賽表現 圖一 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圖(引自Bunker Thorpe, 1986) 貳、理解式球類課程模式 一、理解式球類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基本假設 1.遊戲與比賽是體育課程中重要的部分,因為遊戲與比賽是充滿樂趣的且是終身的身體活動。在遊戲與比賽中具有各種教育的價值,包含做決定、解決問題、溝通、團隊合作和技能表現。 2.學生可以依據他們個別能力的程度來理解球類運動戰術與進行比賽。若教師能適當地修改比賽規則,年幼學童便能進行有意義的比賽與學習。 3.球類運動比賽是可以修改為有條件的,強調在比賽中所遭遇到戰術問題的完善形式。 4.各種球類運動比賽間有共通的戰術或問題,當學生瞭解這些戰術後,他們可以將一項球類比賽的戰術學習遷移至另外一項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侵入性 球類運動 侵入性 網/牆性 守備/跑分性 標的性 學習遷移 戰術目標 得分 防止得分 恢復比賽 戰術問題的解決方法 (決定) 技能 動作 教學評量 技能 認知 情意 行為與社會 圖二 理解式球類課程模式概念架構圖(Mitchell, Griffin, Oslin, 2003) (三)學習遷移 在國小階段,理解式球類課程模式理論概念的關鍵是遷移。遷移是教育界普遍應用的原則,是學習一系列技能或概念的基礎(Magill, 1993)。 種類 主要規則與目標 戰術與原理 實例 標的性 *擊球至比對手更接近目標的位置且能避開障礙物而得分的運動。 *瞄準目標 *判斷目標與障礙物的位置 *揮桿和改變方向 木球 保齡球 高爾夫球 網/牆性 *將球擊入對方的場域內,使對方無法有效回擊而得分的運動。 *一致性地瞄準 *選擇攻擊與防守位置 *強而有力的攻擊或放小球 羽球 網球 排球 壁球 守備/ 跑分性 *擊中球且能安全地上壘而得分的運動。 *將球接殺或在對手上壘前封殺。 *盡量讓對手無法擊中球 *攻擊方 .跑壘得分 .準確地擊中球 .避免三振出局 *守備方 .阻止對手跑壘得分 .設法使對手無法擊中球 .讓打擊者出局 棒球 壘球 板球 侵入性 *設法進入對手的場域內,攻擊目標而得分的運動。 *阻止對手得分 *攻擊方 .得分、侵入、保持球權 *防守方 .阻止對手得分、防守我方 陣地、設法獲得球權 足球 籃球 橄欖球 表一 球類運動分類表 二、理解式球類課程模式的內涵 (一)課程設計 1.設計簡易性遊戲與比賽來引導學生思考戰術問題。 2.設計能發展理解戰術的問題,使學生理解要「做什麼?」來解決問題。 3.設計練習任務,使學生盡可能在比賽情境中練習能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 (二)課室管理 理解式球類教學主張學生進入上課場所後,便開始設置器材或進行簡易性的遊戲或比賽,來做為課堂中的熱身運動。如此能降低上課時活動轉換的時間,且讓學生立即投入主要的課程內容。再者理解式球類教學以小型球類比賽為主,教師面對眾多的學生,因此學生必須學習相互合作地編排自己的比賽,才能夠進行一個有意義的學習。團隊的編排、分派簡單的角色和責任,可以學習進行比賽和適當的運動行為。因此可採用Siedentop(1994)所提出的運動教育課程模式,運用隊伍、設備、編排比賽來發展適當的運動行為。 (三)教學策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