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2.第四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一节3T教学模式实践 课题:《基因的分离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贵州省龙里中学 邮编: 一、教材分析 在孟德尔发现的两大遗传规律中,基因分离规律是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它解释了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分离性等一系列连续的遗传行为,涉及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一系列概念,是学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石,而且本身其实验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学习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减数分裂、遗传的物质基础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遗传规律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且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学习,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能力。 三、教学策略 课堂上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教师指导点拨、搭建学生学习的支架平台,师生、生生协作探究共同建构知识,设置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联系实际分析和理解基本名词概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1 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1.2掌握杂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几个重要遗传学概念; 1.3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 。 2、过程与方法: 2.1通过学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及其成功的愿因,学生领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通过孟德尔的生平及其实验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3.2渗透知识产权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几个重要遗传学概念 2.假说—演绎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研学 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 图片展示:展示几张明星及其孩子的照片,让学生对对碰,看谁与谁有亲缘关系。 提出问题:你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出遗传。 亲代与子代遗传相似的规律是由孟德尔提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先认识孟德尔。 课件展示孟德尔简历,让学生结合课本资料认识孟德尔。阅读之后,总结孟德尔取得哪些成就?通过对孟德尔的了解,你受到什么启发?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在1865年就撰写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并发表,遗憾当时并未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35后,三位欧洲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他们并未将此成就归于自己。为什么呢?在此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渗透 。 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做过卓有成效的植物杂交试验,为什么到孟德尔才发现遗传机制?我们先来学习孟德尔对基因分离规律的探索。 一、孟得尔对遗传机制的探索 前面学过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原理:还原糖遇斐林试剂经过沸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现在给你们两种材料,梨和西瓜,应选择什么?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做实验选材很重要。孟德尔选择的材料是豌豆。但在历史上,用豌豆做过实验的可能不止他一人,孟德尔取得成功还与他的实验方法有关。 快速浏览教材P46,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选择豌豆进行试验,豌豆有哪些优点? 2、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是什么? 分析相关概念: 性状: 相对性状: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针对训练:下列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黑毛 B.羊的白毛和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思考探究: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是怎样实现杂交呢? 教师幻灯片展示人工杂交的方法。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找出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二、分离规律的试验与分析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阅读教材P47-48,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在表格中填写出常用的遗传学符号或含义: 符号 P F2 含义 子一代 自交 杂交 母本 父本 (2)请叙述出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 (3)解释什么叫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 教师总结,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 疑惑1: F1表现为高茎是否与母本的选择有关? 疑惑2: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疑惑3: 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高茎:矮茎)。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孟德尔对其他六对相对性状分别做了试验,最后对数据进行了统计: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都接近3:1。 实验结果: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