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结-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形成条件: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 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 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 承受灾害的客体——受载体 3、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4、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5、自然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与渐发性 区域链发性 范围广、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因而形成多种形式的自然灾害链。 台风风暴潮 台风 风暴潮 暴雨 海水污染 洪水 泥石流 内涝 寒潮 低温 霜冻 地震 滑坡 崩塌 海啸 火灾 — 串发性灾害链 — — 串发-并发性灾害链 — — 并发性灾害链 — 群发与群聚现象 自然灾害相对集中的发生在某个区域内,形成群发和群聚现象。从空间上看,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貌的突变区、不同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往往是灾害群聚的地区。 6、分类:(按孕灾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实质:热带或副热带低气压涡旋 成因:洋面大气受热上升,水气凝结,形成低气压的涡旋 表现:伴随狂风、暴雨,来势凶猛 影响:海上船只受损 摧毁建筑物 农田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威胁 缓解旱情 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 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 台风眼——无风、少云、干燥 漩涡风雨区——产生最强烈降雨 分布:(时间上)7—11月最为频繁 (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旱灾 成因: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少,水分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 表现:一段较长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水分极度缺乏,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影响:危及人和动物的生存 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分布: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 副热高所控制的大陆西缘 — 副热带大陆内部(澳大利亚、北非、中亚…) — 温带山脉背风一侧 寒潮 成因: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冷气团在高纬聚集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 表现: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影响:交通受阻、电讯设施受影响 农牧业受影响 分布:(时间上)深秋到初春季节 (空间上)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地质灾害 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自然灾害;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地震 成因:地应力过大,导致岩层的断裂或错位,是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 表现:震级——地震的大小,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房屋倒塌等建筑物破坏 对该地区人民造成身心伤害 对财产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 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滑坡 成因: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 表现:岩体或土体整体下滑 多发区: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影响: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 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成因: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表现:很短时间内,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 多发区: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影响:堵塞江河 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水文灾害 洪涝 成因:洪水——特大的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 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多发区:洪水——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涝渍——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 分布:(气候)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洪水——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涝渍——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分类 洪水:暴雨洪水、山洪(形成条件:连续性降水+地形)、融雪洪水(陡峻地势)、 冰凌洪水(就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