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时1)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时1)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课时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2.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 (1)气候:是影响农作物①分布与农业发展的②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2)土壤:③肥沃程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3)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④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⑤畜牧业和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⑥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 a.容易腐烂变质的产品,需要⑦快捷的运输条件。 b.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运输速度⑧提高,运费降低,加上⑨保鲜、⑩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某些容易腐烂的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且?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 (3)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5)其他:劳动力、地价等。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经常变化。 (2)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思维活动 1.“南甘北甜”“东耕西牧”分别反映了哪个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答案 “南甘北甜”反映了热量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东耕西牧”反映了降水(水分)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海南岛近几年依靠“订单农业”发展反季节蔬菜获得成功,分析影响“订单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 可以从市场的扩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等方面来分析。 3.当前我国政府为何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当前由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增产幅度降低。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属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政策因素。 探究点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 材料三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玫瑰、巧克力以表达爱意,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效学习,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花费“高价钱”购置“不合时宜”的玫瑰花,过起了情人节。 (1)材料一中,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2)材料二中,影响华北地区作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结合实际生活和材料三,解释“不合时宜”的具体含义。 (4)使得玫瑰花出现在隆冬季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市场、机械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2)气候、土壤。 (3)玫瑰花在自然环境下的正常的花期出现在5、6月份,但情人节时(2月14日)我国大部正值隆冬季节,此时玫瑰花还没有萌芽,所以其出现在市场上是“不合时宜”的。 (4)技术和市场。 反思归纳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表解如下: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具体案例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我国南方的三季稻;南方:甘蔗、柑橘;北方:甜菜、苹果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南方的水田农业;横断山区、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江南丘陵红壤地的茶叶生产 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典型案例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