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声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鸣器官的构成: (一)头腔共鸣 (二)鼻腔共鸣 (三)口腔共鸣 (四)喉腔共鸣 (五)胸腔共鸣 1、调动头腔共鸣 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由声带所发出的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略向后移,下颚放下来,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与打哈欠或打喷嚏前的预备动作相似。 是口腔、鼻腔、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展宽,声波便沿着上鄂骨传送到鼻咽腔、鼻腔和各窦腔内,引起振动。这时应注意防止气息过多直接从鼻腔送出,否则便出现了“鼻音”。 头腔共鸣效果清脆、明亮、丰满,富有光彩和金属声,唱高声区的音用的较多。 头腔共鸣训练: 1、学“警报” 2、词组练习: 妈妈(mama)  光芒 (guang mang) 茫然(mang ran)  中央 (zhong yang)   接纳(jie na)  头脑 (tou nao) 2、调动鼻腔、口腔共鸣 发声时口腔上下自然打开,笑肌微提,下颚自然放下并略向后拉,上鄂要有上提的感觉。 这样,声带所产生的声波就会随着气息的流动推送离开咽喉向口腔运动,并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形成反射而引起震动,这就是“鼻腔、口腔共鸣”。 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很容易和头腔共鸣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减少咽喉的负担,对声带起到保护作用,唱中声区的音用的较多。 2、调动鼻腔、口腔共鸣 (1) 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2)“半打哈欠”找感觉 (3) 学鸭子叫 口腔共鸣训练 澎湃(pengpai) 冰雹(bingbao) 拍照(paizhao)  报答(baoda)  八方(bafang)  开怀(kaihuai) * * * * * * * * * * * 课程收益 掌握气息运用,说话声音不沙哑 掌握共鸣腔运用、说话声音有磁性圆润 掌握抑扬顿挫、说话生动形象 练就三美“美声、美身、美神” 目录 一、准备活动 二、发声系统 三、动力系统 四、共鸣系统 五、科学的发声方法 1、放松面部肌肉 按摩面部、提颧肌 2、嘴的练习 ① 、啃苹果练习(下巴放松,上颚上抬) ② 、咀嚼练习(口腔鼓起来) ③ 、双唇打响 3、活舌操 ① 顶舌 ② 绕舌 ③ 伸舌 ④ 刮舌 ⑤ 弹舌 震动发声 发声的三个条件: 1、发声系统 2、动力系统 3、共鸣系统 二、发声系统 声带系统 呼吸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动力四要素 沉肩:保持气息稳定不上浮 扩胸:保持气息通道通畅 开肋:保证气息存量 收腹:保证气息推送 呼吸训练 1)两肩放松,自然下垂; 2)闻花香,吸气要深,吸到肺底; 3)吸气后不要立即放松,稍停片刻, 4)齿缝呼气(按摩声带、发气泡音) 5)嘴唇打“嘟” 共鸣 共鸣是指发声器官之间的共振 好的声音,声带上的力量只有1/5,而4/5的力量在共鸣腔上。 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