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夏天运动6大原则避免‘热病’发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天運動,6大原則避免「熱病」發生 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季氣候的形態甚至可能長達半年以上,在高溫環境中,多數的人選擇躲在冷氣房中,避免外出時遭烈日灼身,但是對愛好運動者而言,能在晴空萬里的陽光下肆意奔馳、汗流浹背,不啻是一大享受。但如果忽略了炎熱天氣下運動可能造成的傷害,未先做好保護措施,就可能樂極生悲,造成遺憾。 對人類而言,熱量的來源分為兩個部分:內因性與外因性。內因性的熱量來自於體內醣類或脂肪的代謝所產生;外因性的熱量則是當外界的溫度大於身體溫度時,藉由傳導、輻射、對流等方式而傳到人體。 運動時,為了因應龐大的能量需求,身體的代謝率會隨著運動的強度與時間而增加,體內的「核心溫度」也會漸漸升高。在這個時候,身體的「散熱」系統便適時啟動,避免因太高的身體溫度傷害了許多重要器官,「流汗」就是這項散熱系統中最重要的機制。汗水在蒸發的過程中,會帶走體表大量的熱量,如此便能迅速有效地調節過高的體溫。 在高溫的環境下運動,外因性的熱量會藉由輻射(直接的陽光照射)、對流(熱風)及傳導(腳踩在滾燙的地面上)而大量傳到人體。 尤其如果當時的濕度很高,汗液便無法適時的排出並蒸發,在散熱系統無法發揮應有功能下,就很有可能發生「熱病」。熱病包括了熱痙攣、熱衰竭、熱暈厥以及中暑,小則肌肉抽筋,嚴重者意識昏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在很悶熱的氣候下,運動是危險而不被建議的。 此外,小孩、老人、肥胖或體適能不佳,最近曾被病毒感染而有上呼吸道症狀及腸胃炎的人,都有可能增加罹患熱病的危險性,要避免在高溫的環境下活動。 以下提供一些秘訣,可以使我們更安全地在天熱時運動: 一、避免在一天中最炎熱的時間,即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之間運動,時間 若能配合,盡量在清晨或傍晚運動。此外,若室外溫度高於攝氏三十二度或太過悶熱,也不建議從事戶外運動。 二、降低運動的激烈程度,每十到二十分鐘要有短暫的休息。 三、喝水、喝水、再喝水。運動的前、中、後都要補充足夠的水份,要喝 到尿液呈清澈無臭味才可。千萬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四、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確實做好防曬措施。必要時配戴太陽眼鏡來保護眼睛。 五、運動衣最好選擇寬鬆、排汗效果佳且不黏身體的材質,顏色以淺色系為主。 六、運動時若感到暈眩、噁心要馬上停止運動。 不要把自己關在冷氣房內,炎炎的夏日並不能剝奪我們運動的權利。天氣剛開始轉熱時,可以先從事簡單且不激烈的運動,如走路、使身體慢慢適應高溫下的運動。一般來說,身體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完成生理上對炎熱天氣的調適。而經此之後,把握安全運動的小秘訣,我們將可以盡興地享受陽光、享受運動。 資料來源:2009/06 康健雜誌/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學務處衛生保健組關心您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