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钢管1000m3高炉炉底炉缸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doc

天津钢管1000m3高炉炉底炉缸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钢管1000m3高炉炉底炉缸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 尹同甲,夏明和,杨仕达,王砚明 (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天津300180) 摘 要:介绍了炉底炉缸的结构形式及侵蚀机理,对天津钢管1000m3高炉大修改造前后的炉底炉缸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改造后的高炉炉底炉缸采用了国产大块炭砖和陶瓷杯技术,为二代高炉长寿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炉底;炉缸炭砖;陶瓷杯长寿 天津钢管(以下简称天管)1000m3高炉第一代高炉于2005年1月投产,于2009年6月因炉缸炉底侵蚀严重而停炉大修,当时炉缸采用模压小炭块加陶瓷杯结构。2009年12月24日第二代高炉开炉投产,为了延长高炉使用寿命,高炉炉底、炉缸采用了国产大块炭砖和陶瓷杯技术。 高炉炉底、炉缸长寿是高炉长寿的核心,炉缸内盛装铁水和熔渣温度一般在1450—1500℃,除温度侵蚀外,还受到煤气、热应力、碱金属等的危害。因此除了对炉底、炉缸的冷却有很高的要求外,对炉底炉缸的结构设计、砌筑质量及耐火材料的材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1 侵蚀机理 1.1 铁水和熔渣对炭砖衬的溶蚀和冲刷。炉缸内铁水和熔渣对耐火材料内衬的侵蚀主要有熔蚀、分解、反应、渗透,流动或涡旋磨损等。低熔点化合物的生成,耐火材料组分的分解(如碳化硅),熔融铁水的渗透,铁水和熔渣环流或涡旋等均会导致炉缸内衬的破损,炉渣与耐材中的Al2O3―SiO2中的氧化性组分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导致耐材分解,由于这类破坏程度严重,因此,铁水和熔渣侵蚀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侵蚀因素。 1.2碱金属对炭砖的化学侵蚀。碱金属对炭砖的影响较大,它促使炭砖强度变差、体积膨胀、塑性膨胀和石墨化。在900℃以上,碱金属和石墨碳反应生成层间化合物,破石墨的层状结构,使体积发生膨胀(如生成KC60,使体积膨胀12%),采用导热系数大于15W/(m.k)的炭砖一般被碱金属侵蚀的程度要小。 1.3氧化作用对炭砖衬的破坏。炭砖的抗氧化性能较其它耐材差,这是它的致命弱点,炭砖受到氧化侵蚀后,表面会产生脆化区域,为柔软的粉状特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破碎,通过提高炭砖的微气孔特性可改善炭砖的氧化性能。 1.4 热应力的破坏作用。炉缸的高温环境不但降低了内衬耐材的使用性能,催化化学侵蚀和物理破坏,同时还使耐材要经受组织应力导致的裂纹、剥落,结构应力导致的砌体碎裂、崩损等,由于高温的不可消除、应力始终存在,热应力的破坏也被认为是内衬破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工作原理 根据炉缸内衬的侵蚀机理,为实现高炉长寿的目标,选用优质炭砖及陶瓷杯、内衬性能研究、内衬结构设计等有机结合,方可满足现代高炉高强度冶炼条件下获得长寿的目标,现代高炉的炉底、炉缸内衬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2.1 全炭炉底炉缸结构 受热面温度越低,衬体材料的损毁越慢。采用具有极好导热性的石墨质、半石墨质或石墨和炭混合的耐火材料并采用大流量冷却水,把热量及时传导出去,使铁水的1350℃等温线远离炭砖表面。而1150℃的等温线也是刚刚接触炭砖热面,使底部铁水处于半凝固状态,更大程度地降低铁水对炭砖的侵蚀和渗透作用。即充分地发挥冷却系统的作用来延长高炉寿命。此种方案是目前大中型高炉底部衬体的主导方案,但对所用炭砖要求极为苛刻,符合苛刻要求的炭砖尚不能完全国产化。而进口炭砖价格极贵,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型高炉来说,全炭炉底炉缸结构的方案是不现实的。 2.2炭砖加陶瓷杯的结构 在炉底炉缸的炭砖炉衬内侧砌筑一定厚度的高荷重软化温度、耐磨损、抗侵蚀的陶瓷质耐火砌体俗称陶瓷杯。高炉生产时熔融的渣、铁直接接触陶瓷杯内衬。该衬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既减少了炉衬的热损耗,又保护了炭块炉衬。现行高炉用的陶瓷杯产品有复合棕刚玉、刚玉莫来石、微孔刚玉、棕刚玉浇注料预制块等。目前,我国的高炉炉缸大都采用国产陶瓷杯。 天管高炉一代炉龄的炉底、炉缸采用如下结构:4层半石墨炭砖+1层焙烧微孔铝炭砖+2层复合棕刚玉陶瓷垫。大修时选择的是国内质量较好的大块炭砖,炭砖性能指标与大型高炉相同。大修结构设计为:2层半石墨炭砖+2层大块微孔炭砖+2层刚玉莫莱石陶瓷垫。大块半石墨炭砖、微孔炭砖理化指标见表1、表2。 炉缸设计采用:倾斜式炉缸结构(增加了象脚区域的炭砖厚度),采用环砌国产大块微孔炭砖,内侧砌烧成陶瓷杯,陶瓷杯内侧砌一层粘土保护砖。 图1中a图是天管第一代炉龄的炉底、炉缸设计,针对其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经过对一代高炉侵蚀现象的深入研究,并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提出了如图b的改造方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设计在高炉长寿方面的优越性,经计算具有合理的温度分布,1150℃等温线分布见下图2。 3原设计存在的缺陷 3.1 倾斜式炉缸―象脚侵蚀区加厚 炉缸是高炉最薄弱部位,其拐角处又是炉缸最薄弱处。原设计其炉缸厚度仅920mm(拐角处加厚),且炭砖厚度仅为575mm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