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论文作者信息表
作者
学校
手机号码
论文专题
论文标题
戴小吉
南安成功中学高考试题或题组研究
让诗词文化再次点亮高考作文
——从2017年全国卷Ⅱ的作文谈“诗词类材料作文”写作
让诗词文化再次点亮高考作文
——从2017年全国卷Ⅱ的作文谈“诗词类材料作文”写作
摘要:以诗词命题,“立德树人”导向鲜明。“诗词类材料”作文有可能继续成为高考作文命题材料,那么,“诗词类材料作文” 如何审题立意?诗词如何积累感悟?本文以2017年全国高考卷Ⅱ作文为例进行剖析,结合以往其他省份高考的诗词类材料作文情况,寻找命题的规律,探析解题的方法和学生失误的情况,寻找对策,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探寻一条合适的路子。
关键词:立德树人 诗词类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积累感悟
2017年全国卷Ⅱ的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全国卷Ⅱ的作文是直接以诗词作为命题材料,让考生品读,感悟,在书面作文的过程中也经历一次思想的淬炼与情感的淘洗。直接以诗词作为作文命题材料的,几年来北京、山东、安徽、四川、湖南等省高考作文也都有出现。为什么这样设题、诗词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在今后作文教学中要如何关注?值得深思。
立德树人:诗词浸润情感
以诗词命题,“立德树人”导向鲜明。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割断传统,就等于抛弃自己的精神命脉。而诗词又是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世代传承,滋润、涵养世代的中国人,让每个人的才学得到增长,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基于此,全国卷Ⅱ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名句的理解、传承和内化,即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特点,也让诗词今后继续成为作文材料命题创造了可能,值得关注与思考。
授之以渔:“诗词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诗词文化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是写作的源泉,反之,写作又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二者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写出符合要求的高分作文,下面以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为例,具体谈谈其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步骤。
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审题立意:
1、 解读材料:
第一步:品读诗句,解读本意。
第①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取自这两句。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第②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语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月夜忆舍弟》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第③句: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语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第④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的原话是: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受”有“接受”“给予”两种理解。整句看来,应以前一种理解较恰当。
第⑤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语出鲁迅,意思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逃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目的。正视现实,自己,正确认识现实的种种与自己的不足等等,才可以有可能往下一步,敢想,敢做,指的是怎么做是对的是好的,是自己可以做的,最后做了就有了觉悟,可以胜败平常心对待。
第⑥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语出毛泽东词《沁园春 雪》。意思是纵然历史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但也毕竟已成历史,如今的江山,掌握在如今的人手中,唯有今朝的英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