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锁药店:一致药店、中联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金象大 药房、复星大药房、海王星辰、惠好医药连锁、广东本草、广东康之选等 娱乐、健身、美容:钱柜、好乐迪、加州红、连锁KTV、练 歌房、鱼美人、克丽缇娜、青岛植秀堂、特莱维护肤等 其他:服装连锁经、 干洗连锁经营、图书连锁经营、网吧连锁经营。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创业板上市新能源企业案例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以太阳能企业为例,中国太阳能企业越来越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明星股”。从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尚德开始,此后又陆续有7家太阳能企业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 CSI阿特斯、常州天合、林洋、晶澳、天威英利、南京中电、江西赛维。浙江昱辉在英国AIM市场上市。今后会在太阳能产业链更加细分的领域产业符合我国创业板要求的上市公司。此外,风能继新疆金风科技中小企业板上市后也会有创业板上市企业,生物质能源有望首先在创业板上市。 (五)对创业板新材料的具体把握 1、创业板新材料及其行业范围的把握 2004年4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2004年度《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进一步明确当前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新材料为10大重点领域之一。 今后若干年重点发展新材料包括:特种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稀土材料、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高性能密封材料、纳米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镁、铝、钛合金材料、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高性能陶瓷结构材、表面涂、镀层材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储氢合金生物医学材料等近30大类。30大类。 2、创业板更加关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每一次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各项科技计划中,新材料的投入占到总投入的15~30%。全国各主要省市也纷纷将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振兴地方经济的重点领域,列入地方发展计划。 建立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力推进新材料成果产业化。从1995年起,为了加速新材料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国家科技部开始筹建新材料产业基地。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科技部在全国的21个省市共计批准建立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近40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3、创业板可以重点关注的新材料基地、新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园区和新材料在细分产业的应用 (1)江苏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是科技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特种钢材、特种铜材、特种铝材、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精细化工材料、功能纺织材料、玻璃钢及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化基地,新材料正成为海门一大支柱产业。 2005年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已集聚规模以上材料工业企业69家。2005年基地企业共实现产值72亿元,销售收入67亿元,利润3.9亿元,利税6.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44.9%,利税的51.6%,利润的54.5%。 (2)国家火炬计划广东江门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以纺织化纤新材料、特种化工和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为主的产业群,并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 2005年区域内共有新材料企业350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实现产值12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该基地计划到2010年新材料产业总值将达到1400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达到34.5亿美元,利税总额达到250亿元。 (3)2002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产业新区内,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新材料产业基地。它是中国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还有青岛、贵阳市、甘肃金昌、西安市、甘肃白银市、广西柳州市、四川自贡市、贵州遵义市、江苏丹阳市),其规划建设面积近17 平方公里。 (4)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省科研院所改制的一面旗帜,“十五” 期间,研究院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2%,总资产从2.1亿元提高到15亿元,截至目前,综合收入已经超过10亿元。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材料产业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先后将“钛锭、棒生产线”、“钛及钛合金管材”、“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以及“金属过滤材料”、“贵金属材料”、“稀有金属管件”等多个“专、精、特、新”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于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内,形成了占地710 亩的新材料产业园。 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