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感谢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叶感谢信 篇一:写给华罗庚的表扬信   给华罗庚的一封信   赵涵漠   :《视野》20XX年第03期亲爱的华罗庚先生:   你好。   我不准备将写给你的信耽误在啰啰嗦嗦的恭维话儿上,华罗庚先生,我已经知道你是谁   了,为了公平起见,我也将向你讲讲我是谁。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青年,数学成绩毫不出色,就连算术都不大灵光。从幼儿园时黄昏躺   在外婆家大床上反复背诵九九乘法口诀,一直到大一期末装模作样地在自习室里“啃”高数   课本,数学简直算得上我人生的灾难。 亲爱的华罗庚先生,你或许会疑惑,这一切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被称为“数学之神”,   人们在提起你的时候,总会引用另一位数学家的话:“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界上名列前   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 那千百万被影响的人里,我正是其中一个。至今,我仍记得你在《统筹方法》里以泡茶为例,   告诉人们,比起先洗茶杯,再拿茶叶,最后烧水的步骤,先烧水,并在等水开的过程中洗茶   杯、拿茶叶,是更节省时间的办法。“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也   是不无裨益的。”结尾这样写道。通过这篇课文,语文老师要向学生们讲解写说明文的技巧,打比方、举例子、列图表。   此外,还要教会“卑之无甚高论”和“裨益”的用法。 可这一切远没有文章本身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从把水壶放上炉子的那一秒钟开始,我   就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洗杯子、找茶叶,如果只是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炉火上的水壶,内   心就会因自己的无所事事而充满羞愧感。 出门开始一场漫长的地铁旅程前,我会随手抓几个陌生的英语单词小纸条;当按下按钮,   等待衰老的笔记本电脑轰隆隆地开机时,我会溜进厨房给自己倒一杯据说可以防辐射的绿茶;   就连为手机充值时,我都会打开免提,一边听着机械的女声告诉我“请选择提示语言,1为   普通话”,一边从容地用硬币刮开充值卡密码。亲爱的华罗庚先生,向一个根本未曾见面的人这样展示生活上的细节,真有点儿令人发   窘。更何况,在动笔写信前,我甚至没见过你的照片。我不知道你总戴着黑框眼镜,也不知道,在因病残疾后,你走路总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右腿再跟着迈上一小步,你将这   奇特的步子称作“圆与切线的运动”。 据说,在东京大学进行最后一次演讲时,你先用汉语讲演,当发现翻译无法尽达其意时,   便开始用英语。一开始声音稍小,有些难以听清。后来声音大起来,拐杖也被扔在一边。一   位日本听众回忆起,自己“被那令人愉快的雄辩所振奋,观众也对此如醉如痴”。但进入观众   提问环节前,这位75岁的老人倒下了,并且再未醒来。 那时,距离我出生,还有大半年。 但你和小学课本里那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当然,我并   不是唯一一个中了“统筹方法”魔咒的人。“一篇课文改变了一生的习惯”,人们说。一个深深迷恋统筹方法的女青年(段正涛摘自《中国青年报》)篇二:数学家华罗庚名言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   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   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   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   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   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   “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   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   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   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   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   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   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   课。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   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