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修辞方式(上) 修辞方式 又称为修辞手段、修辞格、语格、辞格、辞式等。指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那些语句结构格式。 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古、今常用的,比如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 本节“古代汉语的修辞”,主要讲现代汉语中少见的、或对阅读古书很有帮助的几种修辞方式。主要讲九种,即:引用(附:用典)、婉曲、并提、代称、比喻、起兴、互文、双关、错置九种。 最后讲一讲修辞方式的配合使用。 一、引用(或称援引) 指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 历史故事、书面的文字入文。 引言 引事 引文 ↓ ↓ ↓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书名) 暗引( × ) 暗引( × ) 暗引( × ) 可见,指出了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叫明引;没有指出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叫暗引。 口头流传的话语(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 引文:前人的文章,首先是经文 引言 引用 引事——稽古 引文——引经 用典 一、引用 就是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引用中包含了通常所说的“用典”。 从运用的内容上分,可分为三类:引言、引事、引文。 A、引言 即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1)《书·盘庚上》:“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2)《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水经注·江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报任安书》:“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B、引事: 或称“稽古、用典”,指引用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或人物事迹等。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按:楚人卞和得到一块未治之玉献给楚武王,武王交给治玉的工匠看,工匠说是石头。于是楚武王砍断卞和的右脚。到成王时,卞和抱着这块璞在郊外哭,成王让工匠治理,果然是块宝玉。后代即称这块玉为和氏璧。这里的“诛之”,就是“刑之”的意思。 胡亥,秦二世名。二世即位,荒淫无道,李斯上书谏戒,胡亥不听,反而听信赵高的诬陷,把李斯杀了。 箕子,商代纣王的叔伯,封国于箕,故称箕子。纣荒淫昏乱,箕子面谏不听,于是假装疯癫。作者在这里取“箕子阳狂”,意在免遭杀身之祸。 接舆,楚国的隐者,为了避世,假装疯癫。 1.明用,即直接指明谁的事迹。如: (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2)盖文公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同上) 2.暗用,是不标明人名,只将事迹融于文中,让读者自去体会。如: (1)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北征》)(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C、引文。 引用见于典籍的文字。先秦著作以引经为主: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从出处的隐现而论,可分明引和暗引。 A、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作者,使人一看即知。 上举例子:引言类、引文类皆是明引,不再举例。 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甚至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引文,哪是本文,甚至不知道是引文。这是难以掌握的,必须有相当厚的文字功底,勤查书籍才会知道。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引用《诗·郑风·子衿》和《诗·小雅·鹿鸣》。 (2)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册书》)。 ——“登龙门”即东汉李膺故事:《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3)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书》) ——“取于盗”见于《礼记·杂记下》: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臣。” ——举于管库见于《礼记·檀弓下》:“(赵文子)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4)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述怀》) ——“逐鹿”据《史记·淮阴候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魏征诗中指隋末群雄争天下的战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