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最新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学习第三部分 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1.接近草地边沿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形?老班长呢? 2.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说?大家心情怎样? 3.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 4.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这样的人? 学习第四部分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我这样做是____,是想____。(联系课文上下文,体会小梁的感情。)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这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写鱼钩,实际上在写老班长。老班长用他亲手弯成的鱼钩挽救了三个小病号的生命,却因此牺牲了自己。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却永放光芒!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鱼钩,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小结: 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老班长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这是一篇讲述有关鱼钩的故事。是的,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课文就是围绕这个普普通通的鱼钩讲述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发黄的历史,走进草地深处,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 红军翻雪山 红军过草地 红军不怕远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