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环印度洋联盟的制度变迁-太平洋学报.pdf

澳大利亚与环印度洋联盟的制度变迁-太平洋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来源:本刊官网,请保护知识产权,从正规渠道下载全文 第26卷  第 12期 太    平    洋    学    报 Vol26,No12 2018年12月 PACIFICJOURNAL December 2018 - DOI:10.14015/ j.cnki.1004 8049.2018.12.002 - 卓振伟:“澳大利亚与环印度洋联盟的制度变迁”,《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 12期,第 12 23页。 - ZHUOZhenwei,“Australia and the Indian Ocean Rim Associa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Pacific Journal,Vol.26,No.12,2018,pp.12 23. 澳大利亚与环印度洋联盟的制度变迁 卓振伟1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要:随着21世纪印度洋的战略重要性逐步上升,印度洋地区主义受到地区大国的重视。 在 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推动了环印度洋地区唯一部长级地区论坛的制度变迁,从环印度洋地区合 作联盟转型为环印度洋联盟。 本文主要基于交易成本模型来分析澳大利亚在制度变迁中的作 用。 首先,本文从成员资格、议题领域、集中程度、灵活性与控制权等方面分析制度变迁的内 容。 该制度的议题领域从开放地区主义转向海事地区主义,集中化程度有所提升,同时保持协 商一致的决策程序,偏好达成非正式协议。 其次,制度变迁的促进因素包括澳大利亚与印度、 印度尼西亚关系的透明度增加,以及海事议题不确定性的上升。 再次,与亚太经合组织相比, 环印度洋联盟呈现交易频率低与国家异质性高的特点。 这导致其在贸易自由化议题的弱化, 并且维持高度的灵活性与分散的控制权。 最后,对环印度洋联盟的低制度化水平需要破除两 个认识误区,即弱联系无用论与低有效性论。 关键词:澳大利亚;环印度洋合作;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海事地区主义 - - - 中图分类号:D83/ 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8049(2018)12 0012 12 ② 2009年,美国战略学者罗伯特 ·卡普兰 义作为六大选题重点之一。 在诸多环印度洋地 (Robert D. Kaplan)将印度洋称为“21世纪的中 区制度中,环印度洋联盟(IORA)及其前身环印 - 心舞台”,认为该地区混合了伊斯兰教中心、全 度洋地区合作联盟(IOR ARC)是唯一的部长 ③ 球能源政治和中印崛起,是多层次和多级的世 级地区论坛。 澳大利亚对这一地区制度经历了 ① 界。 2010 年,《印度洋地区》 (Journal of the 从忽视到重视的转变。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澳 Indian OceanRegion)期刊编辑部预见到印度洋 大利亚积极建构“东亚半球”身份,对西部疆域 地区主义将受到地区大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