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BV致病性 *致病机制 免疫病理反应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免疫反应的强弱与临床过程的轻重及转归有密切关系。 导致的疾病 1 急性肝炎 2 慢性肝炎 3 原发性肝癌 HBV与原发性肝癌 90%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过HBV HBsAg携带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17倍。 肝癌细胞染色体中有HBV DNA的整合。 免疫反应与临床表现 感染的细胞不多,免疫正常:隐性感染,急性感染。 感染细胞多,诱发过强免疫应答:重症肝炎 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清除病毒: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造成的肝病变,促进纤维细胞增生:肝硬化。 * *乙肝“两对半”(澳抗)及临床意义 HBsAg 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抗HBs 乙肝恢复的标志 (HBcAg ) HBV复制的标志 抗HBc 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 IgM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 急性发作 IgG 感染呈慢性过程或感染过HBV HBeAg HBV复制和血液有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 有一定的保护,预后良好。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生物学性状 黄病毒科成员 40~60nm, 球 形,有包膜 (+)ss RNA 致病性与免疫性 基因型:Ⅰ、Ⅱ、Ⅲ、Ⅳ、Ⅴ、Ⅵ 传播途径似HBV 血液传播(输血后肝炎)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高危人群:同性恋者,静脉注射药物依赖者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致病性 急性肝炎 15% 慢性肝炎 70% 15%可发展成肝硬化 急性丙型肝炎的血清学表现和临床经过 致病机制 1 病毒复制直接损伤肝细胞 2 细胞免疫造成的病理损伤 HCV感染慢性化的可能机制: 1 病毒变异产生免疫逃逸,导致持续感染 2 低水平复制,不易诱导高水平的免疫应答 3 存在于肝外组织中,不易清除 Hepatitis D virus,HDV丁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HDAg) 单负链环状RNA和δ 抗原(HDAg) * *缺陷病毒,需以HBsAg构成其衣壳来传播 致病性 传播途径与HBV相同: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 加重HBV感染:重症肝炎 Coinfection 联合感染(同时感染) Superinfection重迭感染 致病作用: 病毒的直接损伤及免疫病理反应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 HAV,HEV: 卫生管理,保护水源,对病人排泄物及用具消毒。 HBV,HCV,HDV: 加强传染源的监测和管理,严格血液及血液制品的检测,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HAV: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HBV: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HCV,HDV,HEV:无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小 结 HAV +ssRNA 无包膜 粪口传播 致病性与致病机理 特异性预防 HEV +ssRNA 粪口传播 重症肝炎 HBV 形态结构 基因组结构 复制周期 抗原组成 致病机制 微生物检查法 HCV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致病机制 HDV 缺陷病毒 联合感染 重叠感染 病原生物学 肝炎病毒 ? HAV 甲型肝炎病毒 HBV 乙型肝炎病毒 HCV 丙型肝炎病毒 HDV 丁型肝炎病毒 HEV 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HAV甲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性 +ssRNA ,小RNA病毒科 27nm, 球形, 20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一个血清型 抵抗力比其他肠道病毒强 变性剂、酸 (pH 1.0 for 2h), 60℃ 1h,在淡水和盐水中可存在数月。 致病性 粪-口途径传播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 HAV的致病性 粪-口途径传播 小肠淋巴结中大量增殖 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症 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 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 致病机理: 免疫病理作用 早期 自然杀伤细胞 晚期 杀伤性T淋巴细胞,γ干扰素 immunity免疫性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 均能产生抗-HAV的 IgM和IgG抗体 抗-HAV的IgM在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出现 阳性可作为甲肝的确诊依据 抗-HAV的IgG在恢复后期出现 有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违章者忠告.ppt
- 多媒体素材资源管理系统实验手册.ppt
- 恶性肿瘤和静脉血栓栓塞症.ppt
- 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制度.ppt
- 儿童急性髋关节与滑膜炎.ppt
-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ppt
- 儿童医院周年院庆的庆典方案.pptx
- 海蜘蛛路由产品简介.ppt
- 二级医院乳癌诊疗标准规范.ppt
- 焊接作业及电焊尘职业危害.ppt
- 2025年上海市环保型涂料用硅微粉性能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LED封装企业2025年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策略报告.docx
- 年产3900万条神经肌肉传递监测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白糖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VR设备在农业种植虚拟实训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商业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注册与审批流程优化与挑战报告.docx
- 飞机发动机灭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储能系统电缆桥架防火、防水、防雷性能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年产115万吨硫酸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元器件消磁处理设备市场格局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