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3、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Belling(1921)提出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后,压片已成为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但是由于植物细胞有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象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Omura 和Kurata(1978)把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应用到水稻染色体研究之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0.075mol.L-1氯化钾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瑞阳等人(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技术,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在取材和预处理要求及其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两者的材料基础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所采用的染色体分散方法是不同的。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机械压力使染色体分散,而去壁低渗法是用酶分解细胞壁,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省材省时,后者染色体易于展开、且真实不变形,尤其是对成熟细胞多的植物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材料有独到效果,本实验主要介绍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根尖、茎尖及叶片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通过3周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技能训练;
2、掌握植物染色体显微照象技术及组型分析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制片;通过显微摄影,获得某植物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能用国内外通用的植物核型分析标准,确定该植物染色体模型图、核式公式及类型;
3、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图象,并对其典型制片照像,收集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染色体制片素材;
4、结合实验,对某一新资源植物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获得该物种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
二、实验内容
1、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训练,独立完成植物根尖、茎尖及幼叶的取材、预处理、低渗、酶解、固定、制片、染色等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全过程,并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图象制片;
2、染色体显微照相技术训练,用生物摄影显微镜,摄制某新资源植物种典型的染色体图象照片40张,并从中挑选确定,被用于核型分析的染色体自然核型图5张;
3、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训练,用国内外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标准,确定该新资源植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进行该新资源植物种染色体核型分析,力争能将该新资源植物实验结果,撰写成一篇研究小论文,或一篇能发表的研究论文;
4、细胞有丝分裂典型时期识别技能训练,通过大量的染色体图象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各个时期的。
三、实验材料
1、蚕豆根尖,2n=2x=12;
2、某新资源植物茎尖、幼叶或子房,如显齿蛇葡萄、泥蒿、鱼腥草等有开发潜力的新资源植物种的茎尖、幼叶或子房。
四、实验器材
1、设备:普通生物显微镜、NIKON数码摄影显微镜、NIKON数码相机、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培养箱、恒温水浴锅、喷墨彩色打印机等;
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眼科镊子、不锈钢剪刀、单面刀片、磨口三角瓶、移液管、试剂瓶、凹型孔白瓷板、玻璃板、烧杯、天平、电炉、染色缸、扩大镜、游标卡尺、滤纸片、玻片标签纸等;
3、药品: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氯化钾、甲醇、冰乙酸、纤维素酶、果胶酶、对二氯苯、氯化钠、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钡、甘油、盐酸、胰蛋白酶、尿素、氯化钙、EDTA、Giemsa、洋红、地衣红、卡宝品红、锡夫(Schiff)试剂。
附试剂配制
⑴0.002mol.L-1 8-羟基喹啉配制:取8-羟基喹啉0.29g,先用少许乙醇溶解,用鲜蒸馏水定溶1000ml。
⑵0.01%秋水仙素配制:称取1g秋水仙素,用少许乙醇溶解后,用鲜蒸馏水定溶至100ml。
⑶饱和对二氯苯溶液配制:鲜配鲜用,称取5g对二氯苯结晶,用40-45℃蒸馏水100mL溶解,振摇5min,静置1 h,取上清液,10-20
⑷0.075mol.L-1KCL溶液配制:称KCL 5.592g,加少许鲜蒸馏水溶解后,定溶至1000ml。
⑸2.5%混合酶配制:常用浓度2.5%,取纤维素酶、果胶酶各1g,分别溶于20mL蒸馏水中,配成5%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再等量混合,配成2.5%浓度混合酶,溶后用0.1 mol.L-1 盐酸或0.1 mol.L-1 NAOH调pH值为5.5左右,鲜配鲜用或棕色瓶4℃
⑹2XSSC溶液配制:2XSSC溶液即0.3 mol.L-1 氯化钠与0.03 mol.L-1 柠檬酸钠Na3C6H5O7溶液。称氯化钠17.53g, Na3C6H5O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