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安警訊
移動式起重機安全
一、前言
起重機為利用機械動力,吊掛搬運物件的工具。由於近年台灣工業快速發展,各種型式的起重機在各行各業中廣泛地使用,尤其移動式起重機機動性強,活動範圍大,種類型式多,並可配合各種工地場所需要,使用頻率高,但亦因作業環境、管理及人為上的疏失,常發生移動式起重機翻覆、物體飛落及人員墜落等重大職業災害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務上的損失,顯示移動式起重機安全防護仍未受到應有重視。
二、職災統計
由勞委會重大職業災害分析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4起移動式起重機相關重大職災事故(如圖1),91年至95年發生移動式起重機相關重大職災事故分別有13件、13件、19件、12件及18件,以95年與94年比較,95年比94年高出50%,有明顯上升趨勢。
圖1 民國91年至95年移動式起重機重大職災件數圖
在災害發生因素方面,以管理因素所佔比例最高(66%),其次依序為人為因素(22%),設備因素(8.5%)及環境因素(3%),如圖2所示。在移動式起重機相關重大職災發生縣市方面,以台北縣、台中縣及高雄市為最,分別有11件、10件及7件,如圖3所示。
圖2 民國91年至95年移動式起重機重大職災致災因素圖
圖3 民國91至95年移動式起重機重大職災發生縣市圖
在災害類型方面,移動式起重機依序主要集中於物體飛落、墜落、起重機翻覆、被夾、被撞及感電等6種災害類型,其中物體飛落25件、墜落20件、翻覆12件佔前三高 (如圖4),其災害原因分別說明如下:
圖4 民國91至95年移動式起重機重大職災發生類型件數圖
1.物體飛落:
物體飛落為移動式起重機相關重大職災中發生頻率最高的災害類型,包括吊具或鋼索強度不足、吊掛不當、吊鉤無防脫落裝置、未採取防止吊掛物通過人員上方及人員進入吊掛物下方之設備或措施、過捲揚預防裝置失效或旋轉不當等,都易造成物體飛落意外事故。
2.人員墜落:
發生原因包括勞工在高處作業時未設工作台,而以移動式起重機吊升勞工作業,且未佩帶安全索或安全帶,因勞工重心不穩而墜落居多。
3.起重機翻覆:
發生原因包括起重機作業時,因吊升超過額定荷重、旋轉不當或地面不平、地面濕滑鬆軟等原因,造成起重機翻覆事故。
4.被夾:
發生原因包括人員誤入起重機上部旋轉體之作業區、堆積物堆疊不當等造成倒塌或在起重機尚未停止運作時,保養維修起重機,而造成人員被夾致災。
5.被撞:
發生原因包括人員擅自進入起重機作業區域、未妥善規劃作業區域及路線、作業區內未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或未指定作業監督人員,而導致人員受到起重機撞擊的事故;另吊掛不當或操作不慎亦為造成人員受到懸吊物體撞擊的主因之ㄧ。
6.感電:
發生原因包括起重機在運作時,因伸臂、鋼索或吊掛物與帶電體之距離保持不當,導致碰觸高壓電路線,造成人員感電災害。
三、災害案例
(一)物體飛落
案例一
民國95年6月19日,高雄市一名50歲勞工在工作井內完成作業後,指示未接受過起重機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同事操作起重機,欲將自己吊出坑外,因同事操作不當、發生過捲,致鋼索斷裂,吊鉤往坑內落下砸傷死者,送醫後死亡。
圖5 起重機伸長吊桿產生過捲事故
案例二
民國93年12月22日,金門縣一名30歲勞工在起重機吊舉作業區內遭吊舉物掉落砸傷致死。罹災者同事在進行移動式起重機的磁磚吊舉作業時,死者在吊掛物正下方,致使在吊舉過程中,因四小箱的磁磚掉落,而砸死在吊舉物下方作業的罹災者。
(二)人員墜落
案例三
民國95年9月2日,台北市一名50歲勞工自懸吊式工作台墜落致死。罹災者未配戴安全帶藉由工作台以移動式起重機吊升至高約31公尺之鋼構支撐架上,從事臨時護欄立桿柱設置作業,在吊升過程中,罹災者不慎自工作台上墜落地面致死。
案例四
民國95年4月24日,台北縣3名勞工乘坐移動式起重機所吊升之吊筒,欲下降至地面下約9公尺深之沉箱內作業時,因吊筒一側碰撞到沉箱內混凝土拖座,同時上方吊索仍繼續下降吊筒,致使吊筒翻轉,造成兩名勞工翻出墜落致死,另一勞工則在掉出時抓住鋼索,受到輕傷。
案例五
民國93年7月2日,台北縣1名59歲勞工從事移動式起重機檢修作業時,因災害發生當日下雨,桁架濕滑,且有吹風,死者爬上移動式起重機上檢修,未確實使用安全帶及安全帽,不慎墜落致死。
案例六
民國91年1月24日,屏東縣兩名勞工被同事駕駛移動式起重機吊升至高7米的延伸板處作業,因人員乘座箱與起重機吊桿間的焊接點斷裂,致兩名勞工墜落,造成一死一傷職災事故。
(三)起重機翻覆
案例七
民國94年2月19日,台北市一名34歲勞工操作起重機將挖土機,由堤防內側吊至堤防外側,因關閉過負荷預防裝置,致使起重機於吊運挖土機,於旋轉時,因安定不足翻覆,將死者夾在堤防圍牆頂端與操作室底盤間致死。
圖6 移動式起重因將過負荷安全裝置關閉而安定度不足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