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图其实是分子水平上最高层次的、最详尽的物理图。测定总长约1米、由30亿个核苷酸组成的全序列当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最明确、最艰巨的任务(图10-10)。 因为人类所拥有的基因位点都是相同的,不同种族、不同个体的基因差异(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以及“正常”与“疾病”基因的差异,只是同一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的差异,所以,现在的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来自一个“代表性人类个体”(其所有权在法律上不属于任何供体)。 五、 人类基因组的序列图 (Human Genome Sequence) 该序列在理论上代表了全人类的基因组信息,事实上也可被用于任何族群、任何个体的基因分析和诊断。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提供的这四张图,特别是人类核酸序列图,蕴藏了决定我们生、老、病、死的所有遗传信息,必将成为人类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用之不绝的知识源泉,为21世纪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DNA的鸟枪法序列分析技术 第二节 * 一、基因组DNA大片段文库的构建 二、鸟枪法基因组序列分析技术及其改良 一、基因组DNA大片段文库的构建 以YAC克隆为基础建立的邻接克隆群,由于DNA片段太大,不适于测序,需另外几种载体克隆的配合。BAC可运载约30万碱基对的片段,P1可运载约10万碱基对的片段,粘粒可运载约4万~5万碱基对的片段,细菌质粒则可运载约1万碱基对的DNA片段。这几类载体的运用,使YAC克隆的DNA大片段可先分解成相应克隆的小片段,便于测序。 一次测序一般只能测定1000碱基对,然后用已知序列的下游部分合成引物,进行另一次测序,如此一步步地“步行”,逐步完成较大片段的测序。因此,需先用质粒建立许多克隆,构成质粒文库,再对这些质粒克隆进行测序,然后用电脑搭配成邻接克隆群。 由于自动化和电脑的应用,现在一天已可进行10万个测序反应。现已完成的1.8亿碱基对的测序,约占人类基因组的5%~6%。华盛顿大学、贝勒医学院等机构,均已完成几百万到几千万碱基对的测序,错误率仅万分之一,测序速度和准确性已大大提高。 * 二、鸟枪法基因组序列分析技术及其改良 第一,建立高度随机、插入片段大小为2kb左右的基因组文库。克隆数要达到一定数量,即经末端测序的克隆片段的碱基总数应达到基因组5倍以上。 第二,高效、大规模的末端测序。对文库中每一个克隆,进行两端测序,TIGR在完成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时,使用了14台测序仪,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必需的28,463个测序反应,测序总长度达6倍基因组。 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的主要步骤是: 目录 第一节 人 类 基 因 组计划 第二节 DNA的鸟枪法序列分析技术 第三节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三大创举 194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0年代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1990年代提出并基本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 *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第一任所长J.D.Watson 1990年在《Science》上撰文指出,与人类登月计划相比,HGP的资金投入少,但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却可能更深远。 * 随着这个计划的完成,DNA分子中储藏的有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全部遗传信息将被破译,它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如何作为健康人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还将最终揭开基因在癌症、早老性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的作用。 事实上,对人类自身更深入的了解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自然科学研究,都没有比人类尽快找出解决自身所面临的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资源匮乏、生态平衡破坏、生物物种消亡等一系列难题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 1860至1870年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概念,并总结出孟德尔遗传定律。 1909年 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1944年 3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发现DNA是携带生命遗传物质的分子。 1953年 美国人沃森(Watson)和英国人克里克(Crick)通过实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 1969年 科学家成功分离了第一个基因。 基因及基因组研究大事记: * 1990年1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8年 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Rockville)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 1998年12月 一种小线虫完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通用课件.pptx VIP
- 园林绿化修剪标准.pdf
- 第1单元 活动1 发现身边的数据 课件2025湘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x
-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pptx VIP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新22G03 墙下扩展基础.docx VIP
- 重点语法知识梳理(一)-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牛津上海版).pdf VIP
- 公司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docx VIP
- 2017的qq号如何免费申请_qq号免费申请账号的方法教程.docx VIP
- DL_T 5852-20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