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 杨曌 2016-3 病例回顾 姓名:李维斌 性别:男 年龄:73岁 主诉:走路缓慢2年余,加重1个月余。 病史回顾:患者2年余前出现走路缓慢,有过跌倒发作,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多梦,说梦话,曾大声喊叫,曾出现生动视幻觉,发现床边有人,家属却未发现床边有人,家属同时发现患者有记忆力减退,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走路缓慢加重,睡眠差,长期口服地西泮类镇静药物。 病例回顾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200/100mmHg,目前未服用药物。 有糖尿病史10余年,最高餐后血糖18mmol/L,自服“糖适平”降糖药物,未规律监测血糖,糖尿病综合症引起右眼视物不能半个月余,四肢发凉。 5年前检查诊断为“脑梗塞”,走路缓慢。 4年前诊断为“右肺占位性病变”,行伽马刀治疗。 病例回顾 查体:体温 36.5℃,脉搏 68次/分,呼吸 16次/分,左侧卧位血压142/80mmHg,右侧卧位150/90mmHg,立位左侧130/80mmHg,立位右侧124/80mmHg。神志清楚,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减退,定时定向可,MMSE检查:20分,中度痴呆。言语流利,双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无眼震,双瞳孔等大正圆,D≈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颈强阴性,四肢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高,双侧BCR、TCR、PSR、ASR对称存在,四肢肢体痛温觉未减退,巴宾斯基征(L:+;R:+)。 病例回顾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尿蛋白 +-。 肝功:白蛋白 38.20 g/L↓、AST/ALT 0.63 ↓。 肾功、血离子:肌酐 31.00 umol/L↓。 心肌酶:正常范围内。 葡萄糖(空腹):2.9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测定:6.80 %↑。 血脂:甘油三酯 1.06 mmol/L、总胆固醇 3.59 mmol/L、低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 2.37 mmol/L、高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 0.89 mmol/L↓。 肿瘤系列: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 5.39 ng/ml↑。 甲功系列:正常范围内。 病例回顾 MMSE检查:20分,中度痴呆。 焦虑抑郁量表:抑郁状态,可能焦虑。 头磁共振:脑干区、双侧基底节区、左侧丘脑、双侧侧脑室体旁、双侧半卵圆中心见多发散在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于FLAIR序列呈高信号,部分边界欠清。幕上脑室扩大,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见对称性高信号,部分脑沟、脑池增宽,中线结构居中。符合脑梗塞MRI平扫征象,脱髓鞘改变,老年性脑质改变。 患者影像 历史 最初由日本学者KOSAKA等于1984年提出 他们报道了在痴呆患者脑皮质存在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与AD区分开来(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 DLB的病理标志是存在皮质型LB 皮质型LB与LB 路易于1912年发现PD患者黑质神经元存在LB LB是胞浆内嗜伊红圆形小体,位于核周,有致密核心,其周围包绕着清亮晕圈,常规染色容易观察到 皮质型LB无致密核心,周围也无晕圈,常规染色不易发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才发现 LB的成分? 如何形成? 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uclein 1997年,家族性PD患者4号染色体上α-synuclein基因突变 SPILLANTINI等发现脑干与皮质LB都含有α-synuclein α-synuclein是一个含140个氨基酸分子的蛋白,某些异常的机制使其成为不溶性蛋白,与其他蛋白聚集在一起形成LB α-突触共核蛋白病 PD、DLB、MSA 3种疾病称 共同特点是慢性起病的神经变性病,都含有不可溶性α-突触共核蛋白组成的纤维状物质聚合体,可存在于神经元(PD、DLB)或胶质细胞(MSA) 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认知、行为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不同部位的分布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各异: 脑干--帕金森综合征 弥漫皮质分布--痴呆 脑干、脊髓、交感神经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TDP-43 AD、DLB、关岛帕金森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复合体、额-颞叶痴呆的共同病理特征 除α-突触共核蛋白外的另一种共同蛋白机制 DLB与AD DLB也可伴AD的病理改变,其出现率为35%~90% DLB伴AD的病理表现多是SP,NFT较少见 根据是否伴AD病理表现将DLB分为单纯DLB与AD/DLB变异型,后者占大部分 AD、PD、DLB DLB临床表现 核心表现 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 视幻觉 锥体外系功能障碍 提示性表现 快速动眼睡眠期异常行为(RBD) 对神经安定药的敏感性 多巴胺能转运体的功能成像 支持性表现 反复摔倒和晕厥 一过性无法解释的意识丧失 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其他形式幻觉 妄想,抑郁 神经影像学显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