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I
苏 州 市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报 告
(2012年度)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3年12月
前    言
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据此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苏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根据环保部《关于印发〈201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和江苏省环保厅《关于2012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及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全面实施《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加快苏州国家生态市建设步伐,苏州市大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生态苏州”,2012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采用的生态遥感信息来源于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提供的国产中高分辨率遥感卫星ZY-02C遥感影像图片,其数据是经过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精度解译的我市地表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情况资料,报告中采用的其他数据来源于《2013年苏州市统计年鉴》、《2012年度苏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和《2012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PAGE  7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7年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目  录
 TOC \o 1-2 \h \z \u   一、苏州市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概况	 1
  二、苏州市小流域生态系统异常生态因子概况	 2
  三、苏州市小流域生态系统主要社会经济概况	 2
  四、苏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五、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5
  六、结论	 7
一、苏州市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概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江苏省的东南角,东邻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相接,北枕长江。苏州市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19度55分至121度20分,北纬30度47分至32度02分之间;东西跨经度1度25分,长约140公里左右,南北跨经度1度15分,宽约120公里。苏州市区地处太湖之滨,东距上海80余公里,西离南京200余公里。
全市地处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平原的底部,地势低平,一般高程为海拔3.5~5.0米。东南部地势低洼,局部低洼地的高程在海拔2米以下,分布在吴江、昆山一带。西南部多小山丘,境内主要的山脉有:吴中区的穹窿山、邓尉山、玄墓山、七子山;常熟的虞山;张家港的香山;昆山的马鞍山等,其中穹窿山主峰高351.7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古城区22.63平方公里。全市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2.7%。本市人多地少,人均占有的地表水资源水平较低,本地地面径流不能满足当地需水要求,必须靠上游客水补给,对外来水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无论平水年、枯水年或特枯水年,境内的全年径流量均在96亿立方米以上。
苏州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干冷少雨,夏季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季风变化明显,冬季以西北风及东北风为主,频率占一半以上;春季东南风盛行;夏季多半为东南风。通常,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次年2月,冬夏季较长,而春秋季较短。按照全国水资源的统一分区,苏州市境内属长江流域的太湖区,市内河网纵横交叉,湖荡密布,是天然的水网地区。全市水域面积约为36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5%。境内大小河道有2万多条,其中县级以上河道147条,总长1457.18公里。以太湖为代表的大小湖泊、湖荡300多个,500亩以上的湖泊87个。市内无入海河道,长江是境内河道的主要排水出路,又是主要来水水源之一。太湖是市内河道的另一个主要补给水源。全市河道除东南部分属黄浦江水系外,境内大部分河道均属太湖湖区水系。
二、苏州市小流域生态系统异常生态因子概况
苏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天气变化剧烈,灾害性天气既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旱涝、连阴雨,也有时间稍短的强烈对流天气,如热带风暴(台风)、暴雨、寒潮,还有破坏性很大的剧烈天气现象,如冰雹、龙卷风、雷雨强风等。
三、苏州市小流域生态系统主要社会经济概况
2012年9月,苏州市实施部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撤销平江、沧浪、金阊区,设立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吴江市撤市设区。至此苏州市下辖四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太仓市。市区划分为姑苏区、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五个行政区和工业园区。2012年,苏州市人口规模保持稳定,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7.77万人,比上年增加5.44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328.81万人,比上年增加3.39万人。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